《红楼梦》里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如果把男人比作鼓,隆咚作响;那么女人可以看作琴,宛转悠扬。曾斯琴是这样一把琴,她“琴”心睿智,经商诚信为先,拓业以人为本;她以创业为谱,时而拉出舒缓乐曲,时而跳出昂扬音符,在湘菜食材领域演奏出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华彩乐章。
放弃工作,敢闯敢干
曾斯琴1976年出生于湘潭县龙口乡金宝村,在朋友印象中,从学生时代起她就一直留着短发,利落,清爽,像男孩子一般。
1998年大学毕业后,曾斯琴放弃安排好的工作,打算经商改变家庭的命运。之后,她向朋友亲戚借了4万元,在湘潭十万垅开设了一家小饭店,并以父亲的小名“老铁”为名,注册了“易俗河老铁”商标,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历经磨难,久炼成钢,她从没路的地方蹚出路来,“商业版图”从100多平方米的小饭店逐步发展到拥有2700平方米的大型酒店和几家分店。
20多年来,她一直在大胆求“变”:由散装到精装的精心设计,由切片小包到罐头的创新改变,由速冻碗装到预制菜的方便快捷……六代产品,改良创新,每一步都切合时代的发展。2022年,老铁腊味的制作技艺更是被评为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多年来,她也坚守着一份“不变”:她和团队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守”住了创业时的“初心”,“守”住了追求产品品质的“匠心”,更“守”住了敢闯敢干的“信心”。
不忘初心,投身公益事业
曾斯琴同志是个极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家。每年的助残日,她都会给公司周边的残疾学生送去现金和食品,并给孩子们讲励志故事,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融入社会。平时则经常登门照料那些特困家庭,同时还资助了近10个特困学生的学费。每年拿出10万余元于12月26日举办“邻里节”请周边老百姓看戏、吃饭、吃寿面,受到了各界人士和周边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2012年,在她的倡议和带动下,她联合公司周边的几家企业一起为湘潭市花园村修建道路和安装路灯,十多年来,吸纳就业人数500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并签订长期合作关系,为湘潭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十余年以来曾斯琴积极参与各种扶贫、帮困、解难的活动,共计捐款捐物50万余元。
在今年的防汛抗洪期间,作为湘潭市人大代表,她组织发动其他市人大代表们捐资捐物送到雨湖区窖湾街道、湘潭县华中村等受灾地,积极投身防汛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与人为善,绘制公司发展蓝图
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老铁农庄已发展成为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会议接待、农家餐饮、农副产品加工研发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在助力招商引资提效行动中,她利用多种渠道,打好“感情牌、亲情牌、乡情牌”,推动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在去年的清明节期间,她在花石镇曾家垅老家组织曾氏宗亲举办了一场联谊活动,制作了70桌具有湘潭本土风味的宴席,邀请家族人才,回到家乡,品尝“家宴”,畅叙桑梓情谊,共话家乡发展,30余位在外人员表达了返乡创业的意向。
创业背后的种种酸甜苦辣,都被曾斯琴看做历练成长的宝贵财富,她时刻没有停止筑梦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