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城北学校成立于2018年8月,位于该县城乡接合部,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为了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近年来,该校不断探索创新,在“和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创建“学思行”家校共育模式,效果喜人。该校相继被评为“怀化市首批家庭教育试点基地”、“湖南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家校共学,共同提升素质
近年来,该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原则,定期让老师远赴重庆、北京、长沙等地参加培训,也将各地的名师专家请到学校来让老师们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的培训。为了实现家长在教育理念上与学校同频共振,该校使用“互联网➕家长学校”app与外出务工家长共话育儿。“暖入乡邻,送培到村”专题家长夜校活动让家长们实现在家门口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扬好家风,养好习惯”专题家长夜校活动互动频频,家长们收获满满。答疑解惑的“家校共话·焦点访谈”栏目也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多学习、多总结,给孩子做好榜样,成为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的陪伴人、指路人。
家校共思,建立共育“三卡”
为了让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多接触,进一步了解孩子及他的家庭,也为了让家长多了解学校和老师,实现学校和家长的一齐探讨、反思,该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卡、家访登记卡、留守档案卡。
“这个家校联系卡真是贴心了,不仅我们能及时掌握学校工作动态、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拍照给他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我们的意见建议只要在联系卡上写好,老师们都是第一时间反馈。”四年级学生家长梁爷爷感叹道。
班主任全员家访、服务上门是该校历年来的传统,每学期一开学,老师们便利用放学后或周末,走进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家庭状况,面对面和家长交流、指导,填写家访登记卡,每学期,全校家访率达到80%以上,覆盖100%的学生。
“全校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我们必须要掌握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困境儿童的情况,我要求各班摸清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底子,并填写好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档案卡。”该校校长饶菊芳说,“抓好留守儿童的课业辅导、就餐、心理健康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要对困境留守儿童进行跟踪关怀,为此,我们成立“和乐爱心志愿者协会”,给困境留守儿童提供资金慰问、课业辅导等等,让在外务工的家长放心。”
家校同行,形成长效机制
家校同行,才能凝聚共育合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蓄力。为此,会同县城北学校成立家长义工团,邀请家长进校运会、进课堂、进食堂......
2018年12月,该校成立“以爱为盟•义路同行”—“和乐家长义工团”,为家长义工颁发了聘书,制定《家长义工执勤表》,每天上下学高峰期安排10名家长义工在学校门口长约100米的斑马线上,负责护送学生上下公交车、横过马路。目前,家长义工的人数已经超过500人。
每年运动会、六一儿童节、国庆活动、毕业季活动等,都会邀请家长参与,不断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助推家校合力办学。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是该校各班的班会课。在双周,孩子们会迎来一位“特殊”的教师,他们就是家长。奶奶老师、爷爷老师,他们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知识,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文化海洋中遨游。该校食堂实行校长妈妈和班主任每天陪餐制,一共聘请了12位厨师,其中10位是学生家长,让学生们吃得安心。
最好的教育是家校携手的互动。据介绍,下一步,会同县城北学校将在县教育局、县妇联的指导下,积极发挥怀化市家校共育名师工作室的作用,探求具有普遍参考意义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螺旋上升的家校融合教育模式,让在家校和谐培育下的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