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村(社区)家长学校专业指导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使具有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找到“用武之地”,同时拓宽长沙县家庭文明建设“志愿服务朋友圈”,在5·15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长沙县妇联招募了首批43名具备家庭教育服务专业能力的志愿者派驻社区家长学校,于5月9日下午组织召开“同筑幸福家·共创文明城”家长学校志愿者助力家庭文明建设供需对接会。
会上,县妇联负责人对《长沙县村(社区)家长学校志愿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解读,对家长学校志愿者进驻社区家长学校进行详细部署,并为首批家长学校志愿者颁发聘书。志愿者选派机构、志愿者、派驻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分别就做好相关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志愿者余婷表示:“将通过‘社区讲座+家长沙龙+线上咨询+个案辅导’模式,协助社区家长学校开展由面到点、层层深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工作”。随后,长沙县家庭教育骨干讲师陈丹丹用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即日起,长沙县家长学校志愿服务工作正式启动,首批招募的43名志愿者均具有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婚姻指导等专业背景,将按一社区家长学校一名志愿者的标准选派进驻,他们将按照“主动服务、规范服务、便捷服务、法制宣传”工作原则,协助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开展工作。主动服务:围绕“一法一条例”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协助组织策划村(社区)家长学校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及时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知识技能、及时报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规范服务:志愿者每月定期到驻点村(社区)开展现场服务,每月驻点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3小时,建立驻点工作档案,填写来访服务登记表。便捷服务:除面对面提供志愿服务之外,还将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方便快捷地满足家长服务需求。法制安全宣传:重点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开展暑假防溺水主题家庭教育,并加强对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特殊人群家庭的安全知识宣教和儿童关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