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阳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辜幼兰的身上有许多称号,“三八”红旗手、“最美女性”、“脱贫攻坚”女能手,农村基层工作先进个人等等。
辜幼兰和韶阳村的“高光时刻”
辜幼兰和韶阳村的“高光时刻”应该是在今年的2月25日。那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辜幼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到了属于韶阳村全体村民的荣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此之前,韶阳村全村有134户贫困户,是韶山市贫苦户最多的村子。这个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凝聚着辜幼兰和历届支村两委全及韶阳村全体村民十多年的共同努力。
早在2010年,辜幼兰就开始关注村里的困难家庭,她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成立“村困难救助基金会”,定时慰问帮助困难家庭,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辜幼兰无数次走访全村134户400多人的建档贫困户,了解家庭情况,建帮扶措施。她勇于改革创新,带领支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引进蜜蜂、养鸡、蔬菜、桑葚等特色农业项目,还主动联系在外的成功人士将大批的本村劳动力引到建筑及连锁超市等行业。如今,韶阳村的桑果基地规模已经达到了70余亩,收成好的年份产值达30多万。在辜幼兰的带领下,支村两委共同努力,134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村提早摘帽。
采访这天,曾建清正在地里查看蜜桔树的长势,看到辜幼兰,曾建清脸上的笑容一下就绽放了出来,原来今年辜幼兰推荐曾建清去村山泉水厂上班,每个月都有2400的固定收入。“我很感谢辜书记,”曾建清的千言万语全都汇成这一句话。曾建清是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意外过世、儿女都在读书、自己又生了重病,是辜幼兰雪中送炭,送来300多棵果苗、50只鸡苗,手把手教她种植、养殖技术,还委托其它公司产业帮扶,每年分红不少于1200元给曾建清。“那几片地都是种的蜜桔”,曾建清指了几个地方,地里的蜜桔树郁郁青青,长势喜人,山脚下还有刚种下去的新树苗,树苗还小,却欣欣向荣,充满了新生的希望。“每年能增收3000多元。”曾建清笑得合不拢嘴。五一期间,辜幼兰发了三条朋友圈,“五一假期去哪?韶阳村桑果基地等您来”,配图是满满几大篮红紫色的桑椹,看起来香甜可口,像极了韶阳村村民的生活。
“一山一茶一水”的振兴之路
今年3月,一座简约大气的建筑在韶阳村拔地而起,进门便能看见庄严肃穆的毛主席铜像,车间里面的流水线上,整齐有序地生产出一瓶瓶印有“韶峰山泉”的山泉水。“这条流水线每小时能生产山泉水6000瓶,”辜幼兰介绍道。韶峰山泉水公司曾是韶阳村的个体企业,年产值只有100万左右。韶阳村集体经济薄弱,为了村子能脱贫,经济能发展,辜幼兰带领支部两委走出去洽谈,请进来接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19年,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韶阳村引进江苏中油泰富投资入股韶峰山泉水公司,新增三条全自动生产线,预计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韶阳村每年的分红将不少于20万元,且村与后盾单位合伙成立销售公司,由韶峰山泉水公司成本价提供产品,销售公司自售自卖。韶阳村曾经薄弱的村集体经济,正在迅速壮大,成为惠民利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韶阳村还成立了村集体控股的韶峰山茶业有限公司,种植黄金茶350亩,村级集体经济依靠韶峰山的“一山一茶一水”格局初步形成,集体经济收入在5年内增长了7倍,达到80万元/年。
“巾帼不让须眉,”韶阳村村民沈兰田这么评价辜幼兰。前几年沈兰田去西藏打工左臂因意外受伤而截肢,韶峰山泉水厂建好后,辜幼兰便介绍他去工作。如今,沈兰田的工资已经有五六千块钱一个月,收入稳定,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高。据了解,韶峰山水厂的20余名员工和合资的两位老板,都是韶山乡韶阳村人,其中贫困户7名,“一定要优先贫困户,优先本村。”辜幼兰说,她考虑全面,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一样都没落下。
采访间隙,辜幼兰的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家里催促她回去给家人过生日吃饭。辜幼兰背过身去,说了几句话,继续手头的工作。这已经不是辜幼兰第一次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多年来,作为韶阳村的带头人,辜幼兰深知重任在身,不敢有半点松懈,即便家中有大事要事,她都始终站在工作岗位第一线。2017年,她的丈夫突发疾病,那个时候她正在全力推进项目而不能陪伴左右;2019年,她的父母亲双双卧床,那个时候她正在全力推进扶贫基地的建设而不能服侍左右;2020年,她的母亲去世、孙子出生等重要时刻,她都因为工作而未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辜幼兰满脑子想的都是群众,自己腰受伤还要下床给村民解决问题,村民给她送土鸡蛋感谢,辜幼兰转头就帮他把这些鸡蛋连同他家的库存一起卖了出去。十多年如一日,是辜幼兰的坚守和付出赢得了群众的感谢和认可。
“当前韶阳村正把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两方面发力,对村上的27个村民组采取,村民自愿参与、村集体配合,建成宜居宜游的美丽屋场,发展休闲体验游,并通过“一山一茶一水’的产业模式,带动休闲观光游。”辜幼兰向我们述说着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她好像一直没有停下,不辞辛苦地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走在为群众解决困难的路上、走在发展经济的路上,现在,她正信心满满地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