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西村龙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里,连片的蘑菇栽培大棚错落有致,棚内先种的密密麻麻的菌棒整齐排列着,一朵朵肉嘟嘟的蘑菇钻出菌棒,模样喜人。
为了父老乡亲拼一把
2016年,在深圳打拼了12年的刘立云,回到老家水口镇照顾老人与小孩。当她看到留守妇女,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的妇女甚至男人们都闲在家,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些本来就勤快的人从闲散中走出来,一同迈入勤劳致富的行列。最终,她想到了自己曾经干过的食用菌原材料工作,这个活很适合妇女劳动力。
想好就干。她立即考察了县周边的蘑菇市场需求,并前往外地虚心向种植专家学习。“我很看好这个市场,和父母商量妥了后拿出了这10多年打拼的全部积蓄投入进来,为了父老乡亲也要拼一把……”
带动300多名妇女就业
通过四年的艰辛创业,刘立云不仅成立了龙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还形成了“企业+扶贫工厂+贫困户”的模式,把合作社经营得风生水起。
目前,她投资870万元建立了7个菌类培育基地,基地年产值销售1300多万元,年利润380余万元。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4期287人,带动当地妇女季节性就业300多人,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季节性就业50多人。已有22个建档立卡户的贫困妇女人与合作社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今年他们人均增收6000多元。
“没来合作社之前,我们两口子就靠种地、打零工维持生活,还要供孩子上学,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瓣来花。现在我俩吃住都在这里,平时给蘑菇浇浇水、摘摘蘑菇,干点杂活儿,一年能挣2万多块,家里宽裕了不少……”社员王园良幸福满满的说道。
2020年10月,刘立云参加了在衡阳举办的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更加增强了她对龙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信心。刘立云信心满满地说,合作社准备设立公司,实行公司制管理,继续扩大规模,在炎陵县其他乡镇进一步开拓种植食用菌市场,并在打造品牌、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条,开始研发和加工鲜蘑菇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争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乡亲们,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