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郴州市桂阳县,油茶树被人们称为大山里的精灵,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结出的果实为油茶果,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五十年。秦红梅从小与油茶有着不解之缘,为了复活埋在心中的“油茶种子”,2009年,她扛起锄头返乡创业,向大山进军,追逐万亩“油茶梦”。
眼下,正是给油茶树修枝、剪枝的季节,在这片3600多亩的荒山上,秦红梅正组织当地村民给油茶树修枝、剪枝,再过一段时间,就要给油茶树施肥了,这,也将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作为桂阳油茶协会会长的秦红梅,定期到山里去给社员及妇女培训油茶种植技术,也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说,“看茶苞、吸茶蜜”,是她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如今,重拾起这份“美好”,也是她心之所向。桂阳县郴林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秦红梅:(我)热爱劳动,然后又爱土地,当时看到家乡那大片的土地荒芜着,心里就想把它开发出来做点事,带动当地老百姓一起干。今年52岁的秦红梅,当过林业工人、做过酒店生意,几十年的打拼,手头宽裕后,她便决定返乡创业,2009年回到老家承包了上万亩荒山,种植油茶。可是,种油茶创业赚钱的想法一出,就遭到周边村民的反对。因为,油茶从育苗到初次产果,有5年的“空档期”,期间基本没有收入。
桂阳县仁义镇荷花村村民邓仁瑞:肯定是种不出,就像把钱丢到大火上面。桂阳县郴林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秦红梅:那个思维观念没有跟上来,所以我们的工作做起来就很被动。种油茶除了比技术,还得比耐心。秦红梅深知时节的压力,她通过对水质、土壤进行化验分析后,买来大量种植书籍进行学习,毅然决然扛起了“带头人”的责任,进山开荒、修渠、植苗、管护。秦红梅说,把油茶种好,不仅是圆自己的梦,还解决当地村民收入的问题,于是她把原来“唱反调”的一些村民,邀请到了油茶园上班,带着他们一起“干”。如今,村民们对她不仅仅是佩服,更多的还是感激。桂阳县仁义镇荷花村村民何水凤:生活改变了,好起来了。现在,在打造绿色农业中,秦红梅还对产业进行了转型升级,在油茶基地扩增了林下种植养殖业,引进了猪场、饲养土鸡等。她还规划,在未来五年,打造出一个主营茶油深加工、兼营油茶种植、产业研发、示范推广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再过一段时间,她新建的这栋标准化厂房就能投入使用了,这,又离她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在秦红梅的带领下,桂阳的油茶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统计,秦红梅的产业基地解决了当地妇女就业600多人,直接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种植良种油茶面积3500亩。2012年,秦红梅的油茶基地被评为“湖南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16年油茶产业园区被评为“湖南省油茶特色产业园”。近年来,秦红梅还被评为了“湖南省劳动模范”、“郴州市劳动模范”。桂阳县郴林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秦红梅:最终的话,希望能够带领行业,至少在我们桂阳这一块,带领当地老百姓把这个产业给做好,必须我们的品牌,要能够让老百姓认知、认可,那就要走出湖南,走出国门,还是有这种梦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