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世的那刻起,我肩上的担子突然变得很重,这里挑起的不仅是我自己小家的幸福,还有几千家乡人民的幸福。”
怀丽娟正面照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修梅镇赵家巷村人,这里的每一寸田地、每一道田埂、每一处堰塘、每一栋房屋,还有每一位可爱的乡亲,我都熟悉无比。虽然自17岁起我便离家在外读书工作,但不论身在何处,我心里一直牵挂着这片土地。
我父亲生前是赵家巷红提协会的会长,在家乡引进红提种植,每亩收益是水稻的好几倍,为赵家巷的村民们提供了稳定增收的致富途径。他常对我说,“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过了很久的苦日子,我们有能力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他说话的时候,眼睛带着笑意看着我,里面充满着对家乡美好未来的向往。
两年前,父亲突然因病离世,家乡的红提产业一时间无人操持,犹豫之际,父亲那番话和说话时笑意盈盈的眼睛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毅然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挑起赵家巷红提协会会长这个担子,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
在外人看来,我可能压根不是一个搞种植的料。但天生倔强的我,选择了就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我通过每天学习,和农民们同出同归,把每一种虫害以及各个时间段需要用的化肥农药都研究透彻,带着红提种植户走出家门,到外面学经验、学技术,引进红提新品种,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开设专业技术讲堂,带着疑问和思考,一点点的学、一点点的问,渐渐从一个不知道红宝石、阳光玫瑰、夏黑是什么的“门外汉”,成为了红提种植领域的“土专家”。
怀丽娟(右)在葡萄园里学习种植技术
2019年在外学习期间,我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红提品种——阳光玫瑰,虽然它早期投入成本大,但带来的收益相当可观。我开始尝试对原有红提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带头将部分红提改种为阳光玫瑰。经过实际种植证明,阳光玫瑰很适宜这里的土壤和气候,种出的果实品质很好,非常受市场欢迎,往往供不应求,每亩收益能够从原先的1.5万元增加到4万元。技术稳定后,我将阳光玫瑰的种植技术逐步推广到了其他红提种植农户,并鼓励更多老乡参与种植,现在全村阳光玫瑰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亩,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前我们家就是种几亩水稻,产量还过得去,但是效益不高,除了自己吃的,基本赚不到啥钱。怀会长鼓励我们种红提,根本不愁销路,几年下来收入翻了几番,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还请了几个工人哩!”红提种植大户蒋金花说起自家的红提产业,脸上满是开心和喜悦。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我心里也像吃了蜜一样甜。
在提升红提品质的同时,我还就红提销售问题做了提前考虑,为预防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滞销问题,我与临澧县“花果山”等多家大型水果超市合作,采取现采、现派送的方式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并引入资金修建了容量200吨的保鲜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赵家巷红提园开展观光采摘,让顾客一边赏景,一边采摘,一边品尝,畅通产品销售渠道,保障种植户的劳动收益。
怀丽娟(左)和种植大户商讨销售事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全村红提产业发展兴兴向荣、来势很好,我和种植大户们协商后决定,赵家巷村红提园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优先为贫困家庭提供技术支持。在我们的宣传和鼓励下,先后有一批贫困家庭加入到红提种植的队伍中,现在红提园共计解决了52个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让37户贫困家庭不仅得到国家补助,还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之前,因病因残致贫的王小初两兄弟萌发了种红提的想法,可因为前期投入较大,他们自身条件有限,一直不敢动工。我知道后主动上门做工作,承诺由合作社垫付资金、教会技术、保证销路,绝不让他们做亏本买卖,如今的兄弟俩早已凭借红提产业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正计划着再扩大种植面积呢。
更好的生活,正在我们手中慢慢创造!在家乡迈向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会继续谨遵父亲教诲,继承父亲志向,坚守在红提协会的岗位上,坚持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带动赵家巷这方土地走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