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暴力”之殇
作者:澧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张静芳   来源:澧县妇联   发布时间:2020-11-12 00:49:02

2019年推出了一部很火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做为中国第一部提出反霸凌的影片,它深刻地剖析了校园霸凌的危害。轻则肉体、精神上的伤害,重则上升到性命的威胁。而我,曾经以为不过是剧作家枯坐家中闭门造车的桥段,未曾想,它正真实在我身边发生着。

就在前几日获知,同事刚刚向单位请长假,和妻子匆匆赶往女儿目前就读的常德某职高。同事的女儿因在澧县某学校曾经遭受过“校园欺凌”,即使现在已经就读异地,但那份阴影仍像恶魔一样撕咬着这个孩子,也如噩梦一般折磨着她的家庭和她的父母。我无从得知,这个可怜的孩子曾经遭受过何等的暴力,致使她崩溃、厌学、自卑,不愿意面对人群。而当我更为深层次的了解,才得知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孙女士的儿子就读初中某校,因为曾遭受“校园暴力”不能纾解,一度无法正常学习。万般无奈之下,孙女士和丈夫带着儿子多次往返常德接受“心理治疗”。如出一辙,她的儿子对上学充满了恐惧,学校对于他再也不是令他向往的象牙塔。当我问起孩子遭受了怎样的遭遇时,孙女士沉重地说道:校园冷暴力太可怕了,所有的孩子都一边倒的边缘了我儿子,学校对于儿子就像一个冰窖。这双硕大的无形之手,让儿子变得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狂跳,不愿意上学,成绩是一落千丈。

以上两位学生的遭遇和剧中的易遥境况不无二致,被边缘化和恶语相加,据我了解,甚至还有来自社会青年的邪恶势力对在校青少年的暴力相加。如何让祖国的未来健康成长,是当前不容忽视的命题。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引导,净化心灵。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用教化来启迪心智,从而让青少年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诚实乐观和宽以待人,从小种植善良、正义的种子,培养高贵的品质。

2.加强校园外围管控,公安部门和校方要加派安防人员巡逻。老师要正确判断,确认是校园欺凌,应立即向欺凌者加以约束,加强思想教育,安慰受欺凌者,做开导工作,做受欺凌者最坚强的后盾。

3.每年定期开展“反霸凌科普教育”课堂,防患于未然。在芬兰,老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霸凌场景,上一堂生动的反霸凌课。这种别出心裁的情景教学向全体学生科普了面对霸凌,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意识。

4.家长多教育子女并注意子女的情绪。帮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以及增强正义感、不要与不三不四的人结交。家长要多观察子女的情绪,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就算被欺负,也不会告诉外人。发现孩子不对劲,及时沟通疏导并帮助分析解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值。切忌粗暴的斥责谩骂孩子,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便会慢慢将自己“锁”起来。

“校园欺凌”诚然可怕,然而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暴力潜伏在校园,它来自于老师。暴力教学经历了多年的文明催化,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一些有如社会残渣的暴力人士混迹在教师队伍里。不久前,一位敢怒不敢言的父亲,亲眼目睹体育老师对孩子施暴。而他的拳脚相加只是因为孩子没有撑起平板撑,当向另一老师谈及此事时,老师言之凿凿的说:男孩子比较皮,特别是做运动的男孩子。听到这种“理所当然”的论调,这位家长非常生气,一度想到向校方举报,却被妻子劝阻,因为惧怕被老师让自己的孩子“穿小鞋”,只能禁口不言。

家长们因为惧怕孩子在学校遭受打压和报复,选择了低头。而殊不知,妥协只会让伤害更加猖狂。昨天早上,朋友一通“热电”,洋洋洒洒的诉说着内心的苦闷。她儿子早上五点坐在床上发呆,朋友发现后问他怎么了?儿子说:妈妈我睡不着,你可不可以给老师说,没考好不要打手板。朋友非常震惊,问道:老师打你手板了?儿子的回答让人心酸:打过一次,没有考80分就要被打手板,我有一次只打75分。我们班上的同学教我的,把手放在凉水下冲一冲,手板就不疼了。

被冠以人类的工程师的教师却以“以暴制暴”手段来用于日常教学,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们,身心遭受的是难以估算的扭曲和伤害,棍棒式的法西斯教育不破除、不杜绝只会让祖国的下一代成为下一批施暴者。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个案,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面对冥顽不灵的学生,有一位老师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堪为教师典范教案。这位老师佯装用教鞭抽打学生手心,却把自己的手心垫在了学生的手上。同样是“打手板”,却“打”得温情绵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9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在此我呼吁,全民关注这一社会问题,恳请教育系统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直面以上问题,并呼吁广大的家长们关心孩子的健康和学习的同时,兼顾到孩子们的内心。疏堵兼顾,联防联控,还孩子们一片明朗的天空,愿以后的日子里,校园生活到处都是美好。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