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梅,大学专科学历,于1990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从教三十年来,她执著追求、不断进取,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学校教育管理创新,在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
一、逆向而行,为全体师生做好表率
逆向而行由城区到农村:2018年秋季,城乡结合部里安学校刚刚搬到新址,条件艰苦,当得知缺少教师,她主动向组织申请从城区最好的学校城区三中调到里安学校,积极投身到新学校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此举获得组织和同行的好评。爱岗敬业当好表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工作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指导自己,要求大家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在教学业务方面,她勤奋钻研,刻苦学习,曾多次荣获县、镇教学比武一等奖,撰写的论文有多篇多次获国家、省、市、县级一等奖,参与的课题获市二等奖,所教学科在镇质量检测中总是名列前茅;在教育工作方面,曾健梅同志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做家长的贴心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连年获县行政嘉奖,曾荣立三等功。发挥工会桥梁作用,做老师的贴心人:里安学校搬到新址,学校规模在逐年扩大,教师也连年新增,如何增强老中青全体教师的凝聚力,作为学校学校工会组织的负责人,曾健梅同志发挥性格随和、本性善良的女性特有优势,逐个与教师交流、谈心,积极帮助老师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困难:譬如在不违背政策前提下,她积极联系教育局、学校,帮助彭老师小孩由乡里顺利转学要到城区二小(户籍所在地)插班就读;2020年春节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值班,为让其他同事能多有在家休假的时间,主动请缨正月初六、初七从农村老家赶到学校值守;与年轻教师经常促膝谈心,引导他们注重事业爱情双丰收……老师们的油盐酱醋时常挂在心头,现在无论是年龄比她大的还是比其小的见面都很贴心的称呼她为“曾姐”,她也愿意继续乐此不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曾健梅同志的表现在全校师生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锐意创新,立志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特色。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曾健梅同志积极配合学校,紧紧依靠和团结全校师生坚持执行县、镇、校三级德育计划,争当优秀德育工作着。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目前,学校每面墙壁上都书写有宣传标语,教室内外悬挂名人相,板报、橱窗定期更换,校园内文化气息浓郁。再加之近年来学校条件不断完善,春夏秋三季绿树成荫,花草掩映,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文明习惯。二是在具体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中明确规定: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科任教师应结合学科实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三是寓主题德育教育于各种具体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一方面,我们学校的教育活动充分体现其常规性,且持之以恒。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升旗手由高年级学生轮流担任,国旗下的讲话由各班的“文明之星”轮流发言,遇如下雨,就往后推一天,每周一次,雷打不动。每周的班队活动都是学校星期一的工作例会上做了安排的,基本上是一周一主题,学校都有检查、记载。黑板报是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检查评比,评比结果列入班主任的评先评优加分项目。另一方面,我们的主题活动主题鲜明、寓教于乐、形式多样。每一次德育主题活动开展前,学校领导班子都会综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中当时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的因素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制订活动方案。德育主题主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真善美、关爱留守儿童、感恩孝德、珍爱生命、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等,涵盖了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方面面;活动形式有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征文比赛、书法绘画、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歌咏会、手抄报、小制作、实践活动等等,丰富多彩,孩子们都乐于参与。通过各种活动,不断敲打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所感悟,让传统的美德与时代精神在感悟中交融,让真诚友爱在感悟中体验;生活的美好、爱的温暖在感悟中品读,理想在感悟中被唤醒,情感在感悟中升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三、春华秋实,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明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曾健梅同志曾经指导的“知安全风险,会安全出行”主题班会在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参与的课题“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荣获市二等奖:《全方位多角度抓好学生德育》在省级刊物发表;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德育活动,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曾健梅同志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县、镇优秀德育先进集体;所带的毕业班在全县教学质量评估中荣获优秀。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奉献。”曾健梅同志将继续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