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录红:爱家、爱事业,“小家”“大家”都“最美”
作者:洞口县妇联 香樟村妇联      发布时间:2019-08-16 11:22:31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为了能寻找到人生的意义而离开了家,他整整找了二十年,走了成千上万里路,十分辛苦。有一次,他路过一个普通农家,看见农夫和他的太太、小孩,正在一起又说又笑,享受天伦之乐。他恍然醒悟,结束了流浪生涯,回到家里去了。家和万事兴。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家庭的温暖,是任凭踏遍天涯海角都找不到的。

谢录红,就是这样一位让人第一眼就能想到家的温暖的“大姐”型女人。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她有着农村女人天然的本色:质朴和亲和感。但作为一个在村委会干了30多年的支部书记来说,她又有着别的女人不一样的家庭感受:别人可以把爱全部倾注在家庭,她却要把自己的爱分成三份——一份给丈夫,一份给孩子,一份还要留给事业。凭着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凭着骨子里的乐观和奉献精神,她不仅赢得了丈夫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更是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

一、恩爱的夫妻情分是温暖家庭的奠石。

1980年,洞口县月溪乡的谢录红嫁到八十多公里之外的竹市镇杉木村,与杨克康喜结连理,开始了他们相扶相依的新的人生。由于夫妻双方勤俭持家、互相体谅,形成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文明家风。两人结婚近40年来,夫妻感情稳定,从未因为家庭琐事而发生过矛盾,是邻里街坊羡慕的幸福一对。

二、和谐的婆媳关系是温暖家庭的催化剂。

公公去世的早,谢录红就把一片孝心全放在婆婆身上,对婆婆呵护备至,以至于婆婆在世时,逢人便夸媳妇孝敬,并引以为豪。1994年,夫妻俩一起修新房,正在节骨眼上,市里发出通知,让骨干村干部去市里学习一个月。这让谢录红为难了,上有老下有小,这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还没有离开过她。此时,八十多高龄的婆婆挺身而出:“有我在,你就只管放心去学习,我身体好得很。”老人帮忙打理了整整一个月,承担起平时谢录红在家里所做的所有事情。婆婆病危时她的另外四个儿媳和两个远在广东打工的女儿都回家来陪她,但是,婆婆只让谢录红一个人照顾才舒心,说其他人没有谢录红对她好。在婆婆心里,谢录红早已成为这个世界上她最值得依靠的人。

三、爱心的代代相传是温暖家庭的共通点。

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行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谢录红夫妇相敬如宾、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体谅大人,照顾大人。夫妇俩从小在孩子们身上播撒的爱的种子,在孩子们身上也得到了传承,他们不仅帮困助弱,还积极倡导和践行各种礼仪规范,对身边的同龄人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长大后,孩子们把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已经变成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诠释。怀着感恩的心,谢录红夫妇的两个儿子都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响应祖国号召积极参军,把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大儿子在部队里曾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二儿子已经在部队已服役十年,尚未退役。

四、融洽的邻里氛围是温暖家庭的凝聚力。

培根说过: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而充满爱的家庭总是能够辐射带动更多家庭变得更和睦、更文明。谢录红的家庭成员都注重主动关心邻里,帮助邻里,化解邻里矛盾,一家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善待邻居如亲人,影响了村里的几代人。现在,碰到村里有人办红白喜事,热情的乡邻便纷纷不请自来,志愿帮忙;村里的院落环境整洁,民风淳朴,互帮互助风气浓厚;村民们都追求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打麻将、打牌的人越来越少了,更没有发生过群体性的任何矛盾纠纷。2003年以来,怀邵高速、洞新高速都途经杉木村,共在杉木村征地440亩,拆迁房屋29座,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常人难以想象,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文明的村风和顾全大局的村民共识,加上谢录红和村支两委的耐心细致地逐户走访,提前预见,协调处理好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繁重的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洞新高速拆迁中,甚至出现了特别感人的一件事:梅冲组的杨体健,刚满26岁,当年用外出务工的的所有积蓄,新修了一栋砖混结构的260多平方米的“别致的小洋楼”,刚安装好不锈钢大门,尚未“进火”,本打算春节期间在新房迎娶新娘,由于修路,新房需拆,开始心里总是想不通,在谢录红的多次开导、解释、感召下,他最终愉快地签了拆迁协议,并表示一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迁任务。

五、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有温暖的家庭作保障。

谢录红自担任杉木村村支部书记以来(现为合并后的香樟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走东家串西家,理顺村里大大小小的、无穷无尽的杂事、小事,勤政为民,恪尽职守,一心一意促全村的发展。她认真研究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并进行大力宣传,带领全村乡亲修建了家山挡水坝和标准水渠数百米,解决了深山、木马、梅冲等几组的农田灌溉问题,彻底改变了这几组农田常年缺水的状况;在深山、木马、新塘等组修建村级水泥公路六千多米,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改善了村里的生活环境;先后创办过制砖厂、汽修厂、木器厂等十几家村级企业,实现了全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了解决乡亲们就医看病难的问题,谢录红从村级企业分红中安排专项资金,从2009年起,统一为村民购买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而她自己却从不乱花村里的每一分钱。很多人感叹她所做的很多事情是很多男性都无法企及的。是什么力量,让她几十年如一日,为村里去努力付出而从未动摇过?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支撑点——那就是她那温暖的家庭。他的丈夫始终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她,给她信心和动力,最终使她能出色地完成各种党和人民交给她的任务。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谢录红是一个最基层的普通家庭中的一员,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的生活和温暖长存的家庭。但是正因为有了像谢录红这样的千千万万的孝老爱亲、文明礼仪家庭的存在,就足以感动亲朋邻里,感动素不相识的你我他,感动无数的人,感动整个社会——这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