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小微企业主,宜章县政协委员、县志愿服务联合总会理事,镇好人协会副会长。多年来,她心系乡村孤寡老人,特困家庭,情牵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儿童和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老人和孩子们看到她就像见到了亲人。她用阳光行动践行公益,用炽热的孝情爱心温暖社会。她就是湖南省宜章县白石渡镇青山岭采石场场长——邓冬玉。
邓冬玉在操作台前全神贯注仪表盘
回乡办厂 帮扶济困
2009年春,邓冬玉把在广东乐昌坪石采石场学到的采石技术、安全生产操作流程、运输要求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到家乡宜章县白石渡镇,结束了10年在外漂泊打拼的生活,与丈夫一起开办了一家证照齐全的的采石场。
邓冬玉介绍:“采石场是个特种行业,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严格进行阶梯式开采,规范各工种员工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定期进行机械检修,在特定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场区设立安全宣传栏,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每月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等全方位的培训。”
邓冬玉每月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学习
“正因为我们高标准、严要求作业,每一位员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真正为企业铸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长城。10年来,我们采石场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邓冬玉在采石场生产现场告诉记者。该场在安监部门的各种明察暗访中,多次赢得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被评定为市级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多次被评为市、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宜章县政协主席黄志莲(右二)一行在邓冬玉的采石场车间检查指导工作
邓冬玉通过艰苦创业,企业稳步发展后,不忘结对帮扶。10年来,先后安排50余人次困难户在本场就业,这些困难户村民在采石场不仅每月能领到4000余元以上工资,而且学到了采石场各种操作技能。还有掌握了一技之长的村民,被外地采石场高薪聘请去当师傅。就这样,采石场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家庭困难村民就业,同时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懂技术、再创业的群众。
邓冬玉在采石场指导生产
车湾村12组村民肖小明,妻子是一级肢残,常年瘫痪在床,一双儿女均在校读书,全家仅靠肖小明一个人劳动,是典型的贫困家庭。2006年邓冬玉还在广东打工,从微薄的工资中每年挤出几千元对肖小明家给予帮扶,由于肖小明需要在家照顾妻子,不能外出务工,2014年,邓冬玉便把肖小明安排在本场工作,让其学习开车技术,如今肖小明一家摘掉了贫困帽。
车湾村11组村民肖情国,今年56岁,全家6口人,爱人患有长期慢性病,儿子、儿媳在本地打临工,两个孙子(一个4岁,一个2岁还有眼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自肖情国到采石场做皮带输送工作后,一家的生活才有了改观,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邓冬玉与员工交流
寸积铢累 热心公益
邓冬玉说过,采石场属特殊行业,很多事务都需她亲力亲为,这对于一个50大几岁的女性来讲,可谓担子不轻。繁琐沉重的生产经营管理,没有绊住她的手脚,更是激励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中去。
邓冬玉在白石渡镇中心小学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自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1万余元起,到目前,邓冬玉累计捐赠现金100余万元,捐赠物品折合人民币100万以上,主要用于社会公益慈善。
邓冬玉捐资助学显大爱
2018年5月31日,邓冬玉带着对孩子们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关心,第三次来到白石渡镇中心小学、白石渡特殊教育学校、白石渡车湾小学进行爱心捐赠活动。本次捐赠的音箱设备、学习用品、生活床上用品共计25000元。捐赠仪式上,邓冬玉站在讲台前,望着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感慨良多,她充满深情地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作为政协委员要为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报效祖国,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邓冬玉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她为学校共计捐赠了30余万元,并帮扶了11名贫困学生。
邓冬玉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家住衡阳耒阳市水东江建设路147号的罗绮,家境非常贫困,小学毕业即将面临辍学。邓冬玉闻讯,立即乘车赶到罗绮家里,当着众人的面承诺:“这孩子学费和生活费我包了,只要她爱读书,不管考取哪个学校,我全都负责。”
邓冬玉情系教育,六一节前到学校捐赠现金和物品给小朋友
罗绮是个很懂事的女孩,从初一开始到2012年考上北京语言大学就读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又保送上本校就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直至2019年6月27日即将毕业,一直都是邓冬玉在资助。
邓冬玉与清华大学博士江梦南一起在特种学校搞活动
车湾村12组肖小明的女儿肖裔萍,2017年考上广西科技大学护理专业本科,肖裔萍因为担心读书学费没有告诉瘫痪在床的母亲,把《录取通知书》悄悄地藏起来。邓冬玉知道后,立即把学费递到肖裔萍手中,并鼓励她要坚强生活,面对现实,发奋学习,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学费问题不用担心。
邓冬玉在给学生发放助学金
捐资助学显大爱,善行义举大情怀。每逢春节,邓冬玉都要包上400至1000元不等的红包分享给车湾村70岁以上30余位困难老人;每逢重阳节,邓冬玉又拿出大红包分别走访慰问白石渡镇90岁以上20余位困难老人。
邓冬玉在特殊学校捐赠
2019年5月20日,邓冬玉去镇政府办事,恰逢镇里正在组织对患白血病的扶贫干部封谟洋进行募捐,邓冬玉二话没说,从包里拿出1000元捐赠。
家住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阿尔丁大街阿九小区二〇八南门的欧回娥,今年86岁,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兄弟姐妹不管不顾。1994年,邓冬玉把欧回娥接到家里住了半年并悉心照顾,后来欧回娥的女儿把她接回包头。欧回娥在女儿面前一直念叨邓冬玉的心就像再世的观音菩萨,在她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湖南宜章找到恩人、圆谢恩之梦。2019年4月8日,欧回娥带着全家踏上南下的列车,多方打听,终于找到邓冬玉在青山岭采石场的新家,见到了邓冬玉,欧回娥激动的热泪盈眶,紧紧握着邓冬玉的双手不肯分开。
邓冬玉与欧回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8年6月22日,白石渡镇车湾村建成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由于该村是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村,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起来后,办公设施毫无着落,怎么办?邓冬玉主动提出,自己是政协委员,要尽一个委员的责任,发挥委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所有的办公设施她全包了。在邓冬玉的带动下,县政协驻该镇的委员以及驻镇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涌跃捐赠,现场捐赠物资价值80000余元,现金15000元,解决了村级活动中心正常运转所需解决的各种难题。
2018年6月22日,宜章县政协主席黄志莲一行下乡到车湾村调研,邓冬玉陪同
履职尽责 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企业领头人,邓冬玉一直没忘为民服务,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
2012至今邓冬玉连续两届当选宜章县政协委员,2016年被推荐为郴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为了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责,邓冬玉更加注重理论、政策等的学习,积极参加县里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座谈等活动。
邓冬玉参加郴州市女企业家协会“三八”特别活动
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邓冬玉经常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把群众心声和诉求作为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重要依据。她说:“我自己也是农民,既然有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就要多为农民发声,帮扶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邓冬玉与好人协会会员在一起
近年来,宜章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东风的助推下实现了腾飞,天更蓝,水更绿,成为人们美好家园的向往。由于县域经济高速发展,漳水河沿岸的采矿、养殖企业逐年增多,少数企业违法向河中排污,向河中倾倒渣土、生活垃圾,致使流经宜章的部分河段河水发臭,河道淤塞,鱼儿死光的现象,为了尽快治理漳水河沿岸各种违法违规乱象,还老百姓清洁卫生水源,邓冬玉在宜章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递交的第78号提案《关于加强漳水河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并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邓冬玉与宜章好人协会会员到特殊学校举行捐赠活动
尽管邓冬玉经营的是小微企业,能力有限,但她仍不忘社会责任,全力支持全县的绿化工程、敬老院建设,镇里的小城镇建设、绿化亮化工程等项目。对村里的公共事业,尽心尽力,除了资金帮扶,还在通组公路硬化、修水渠、建公房等事务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免费提供铲车、挖机、石材等。在村组与弘源化工的征地纠纷中,她既努力维护乡亲的合法利益,又引导乡亲支持企业发展,努力实现企业与地方共建双赢。
邓冬玉在植树
宜章好人邓冬玉集多项荣誉于一身
慈善,是埋在邓冬玉心里的特殊情怀,她默默无闻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她个人先后被评为统战工作、小城镇建设先进个人,市、县“巾帼致富标兵”,县“十佳好人”。她言传身教,品德兼修,把自己3个小孩培养成大学本科毕业生,且都是中共党员,两个儿媳、一个女婿同样优秀,同样是大学本科毕业的高材生,因而邓冬玉的家庭被市、县评为“和美家庭”,郴州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