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厚德载物幸福家
作者:新宁妇联 欧阳丽玲      发布时间:2019-01-15 16:12:10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在新宁县水庙镇枧杆山村,有这样一家人,夫妻俩生活上互尊互爱,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对上有敬有孝,对下严教呵护,做事勤勤恳恳,获得了村民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这就是枧杆山村沙子田组的周凤兰家庭。

遵纪守法淳家风

在日常生活中,周凤兰俩夫妻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积极执行村委会有关规定,配合村委会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他们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汇聚正能量。在他们家看来,“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做到“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样才是真正的和谐幸福的家庭。周凤兰认为,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她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她的努力也让她收获了幸福和温暖。许多人问她:“为什么你的家庭如此融洽?”她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夫妻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取得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尤其是在建立“和谐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为广大村民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所有家庭的楷模。

敬亲孝老传美德

周凤兰和爱人杨世银于1973年建立家庭,45年来,周凤兰一直尽心尽力做好妻、媳、母的本分,在家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操持家务,也不忘关心自己娘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周凤兰看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公婆在世时,她与公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待二老如同自己父母一样孝顺。1987年,婆婆过世,公公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差。周凤兰夫妻俩商量后,独自承担起老人所有的开支,照料老人的生活,关心老人的健康,闲时与老人话话家常,安抚老人寂寞的心灵,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夫妻俩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一双儿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作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在他们的呵护培养下,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女儿大学毕业后回新宁考取公务员,在乡镇工作了十八年,2018年2月调入县城机关,现为县总工会一名正科级干部;儿子部队从戎23年,2017年转业到地方,现在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综合执法局任副调研员,她家在当地可以说是教子有方的典范。周凤兰夫妻俩在生活和工作中互相理解,互尊互爱,共同筑起一个平安、温暖、幸福的家。

热心公益融邻里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是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要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周凤兰一家人都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的理念,真诚待人是他们家的做人原则,他们在邻里间有着很好的人缘,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相处和睦融洽。每当谁家有困难,或吵嘴什么的,她总是能热心帮忙,并及时为他们化解矛盾和困难。左邻右舍有什么困难或心里话都愿意与她说,周围邻里都十分敬重她们夫妻。年轻夫妻吵架了,她出面去调解;哪家婆媳关系紧张了,她出面去缓和;谁家妯娌闹矛盾了,她出面去化解;张家生活周转不来了,她借钱给张家;李家有事没人照顾小孩了,她热心帮忙照看……丈夫退休后,也经常到村民家走动,倾听各家烦恼,为大家出谋划策。在她们家的影响下,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团结,村民们自觉共同创建维护平安和谐新农村,周凤兰家的热心和真诚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尊敬。

勤俭持家倡环保

他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孩子们:“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周凤兰家庭是新宁县万千户家庭的一个缩影,遵纪守法,相敬相爱,敦亲睦邻,平等互助,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学业上的飞跃,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为广大村民树立了榜样,堪称“平安家庭”的楷模。

周凤兰夫妻俩相敬如宾,夫唱妇随

周凤兰夫妻和睦,儿女孝顺

儿孙每年会利用假期陪伴二老看祖国大好河山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