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用这样一句诗来形容曹明清的家甚是贴切。每每提到曹明清,村民们都会对他家的绿色庭院和他亲手栽下的百亩树林赞羡不已。房前屋后绿植环绕、高低错落,些许鲜花相映成趣,凉亭小棚点缀其间,院外鱼塘波光涟漪,让人倍觉赏心悦目。
身残志坚,一腔热情造青山。
曹明清,澧县王家厂镇长乐村人,52岁的他是个土生土长在丘陵地区的农民,自幼对土地、树木怀有深厚的感情。十多年前,村里大搞开发,山林大片损毁,加上经常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农户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曹明清每当面对光秃秃的山,总会不禁顿足搓手、怅然若失。“山里人靠山吃山,光秃秃的山是靠不住的,只有将荒山绿化好,环境好了,动物才来安家,植物才能生长”。曹明清一心想着要让山绿起来,把山绿化好了,才能抓住山里发展的牛鼻子。
曹明清年幼曾从高处摔下,导致左腿残疾,要实现种树计划远比常人想象的要难得多。他一番思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在妻子的支持下一咬牙便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种树之路。
曹明清首先想到的是种些柑橘类果木。为了选好苗种,他买了辆便宜的二手摩托车,把方圆百里跑了个遍。经过一番努力,十多亩柑橘很快就栽种下去、顺利挂果。但天不遂人愿,好景不长,一场柑橘炭疽病不仅导致减产严重,更使人“谈橘色变”,柑橘无人问津。眼看好不容易到手的收成只能白白的烂在树上,曹明清一家几乎面临崩溃,但即使面对如此窘境,妻子郭菊平也从未有一句怨言,默默为曹明清照看好家中老小,成了曹明清身后最强大的支撑。
近乎穷困潦倒的曹明清只好另寻出路以求摆脱困境。2009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走强,园林绿化苗木价格一路攀升,他感到绿化苗木的春天到来了。那年秋天,他前往长沙的“百里绿色画廊”的跳马、柏加乡,经过一周的市场调研、技术学习,曹明清决定专攻园林绿化苗木种植。
手头紧,但荒山不能再等,曹明清只好“厚着脸皮”找弟弟妹妹去借钱。水是青山常绿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降低风险,他先是用部分资金把家门口的堰塘扩大,让青山绿水互为映衬、和谐共生。
时光匆匆,从十亩橘林到七八十亩苗木,如今已是曹明清种树的第八个年头,小小树苗已在曹明清的精心栽培下长成了参天大树。农闲时分,附近村民会自发到这小桥流水、苍翠欲滴之间小聚闲聊,呈现出一派悠然自得的田园风情。每当曹明清坐在家门口老柚子树下休息时,抬眼看到鸟在树林中翻飞,鱼在水中跳跃,鸡群在树林中鸣叫,他都感到格外开心与知足。曹明清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继续扩大绿化面积,并且号召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来,变荒山为家园,让故土留住乡亲。
勇担重责,心怀大爱保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曹明清曾跟着父亲学了点牲猪防疫的知识,其父过世后,全村牲猪防疫工作没了着落,无人“接班”。众所周知,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工资低、工作量大,长期起早贪黑但待遇却十分微薄,是个没有人愿意干的行业。但为了让村里的孤寡老人仅有的一点财产不受损失,他不顾自己身患残疾,在兼顾创业的同时毅然接下了这副担子。
2010年3月,一场严重的倒春寒来势正猛,瘟疫盛行,猪流感在国内其他省份爆发。那段时间,曹明清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来,先把家里的事安顿好,冒着天寒地冻,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去防疫,每晚忙到九、十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仅仅三天,全村生猪春季防疫工作便顺利完成,确保了全村人畜平安。妻子因家里的事太多,累倒在了床上,每当想到这件事,曹明清总对爱人充满内疚。近期非洲猪瘟形势严峻,曹明清又开始了新一轮抗灾知识义务宣传。
与人为善,常伸援手促和谐。
曹明清的好名声还来源于他乐于助人的秉性。2014年,曾家河的老曾一家承包了长乐村的一片山林,搞种植、养殖,与曹明清的品类相当。他不仅没有像“地头蛇”一样处处为难,反而向老曾一家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电力、水源。在他看来,和谐的邻里关系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值得他一辈子去经营、去珍惜。
一根拐杖、一把锄头,不论是穷困潦倒之际还是小有成就之时,它们都是支撑起曹明清梦想最亲密的朋友。空明气清,他的名字蕴涵的自然天地之间的和谐之美,曹明清坚信,只要信念像树一样坚挺,即使身体残缺,梦想亦能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