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生命——武陵区徐伯超文明家庭事迹
作者:武陵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9-01-10 16:10:45

在武陵区穿紫河朝阳路社区有一户几十年里悉心照料妻子、百般呵护母亲守爱重孝的家庭,当地人一提起,童叟无不知晓,它就是徐伯超一家人。几十年来,全家遵纪守法、和睦温馨、尊老爱幼,对邻里团结相助,舒困解难,树立“文明、友爱、和谐、团结”好形象,弘扬了家庭美德,带动影响周边家庭共建美满幸福邻里环境。

一、夫爱子孝,共建和谐家庭

徐伯超家庭成员中,妻子蔡碧云1986年身患脑癌,二次开颅治疗后,1989年全身瘫痪卧床,失去自理能力,医生曾预言生命可能维持3年时间。这不幸的事情对这个家庭是一次重大打击,长女徐冬菊刚从技校毕业等待到单位报到就业,另外2个女儿在小学读书,沉重照料重任落在徐伯超与长女肩上,那时徐伯超在原经编厂上班,单位效益不好,长女徐冬菊决然放弃就业机会,全身心承担照顾母亲重任。每天晨起,第一件事父女俩抱起病人,为她擦洗身上污秽,换上干净床单、被子,一口一口喂饭,一天下来要换上四、五次床单,擦洗七、八次身子,忙到晚上10点多钟,夜晚只要病人有动静就起身查看被子里有没有湿床。三十年来的日日夜夜、酷暑寒冬、风霜雪雨,在徐伯超持久关爱,三个女儿精心照料下,创造了人间生命奇迹,打破医生预言,感染周边群众,塑造一个夫爱子孝家庭美德良好形象,2015年徐冬菊评为武陵区人民政府十大“敬老爱老”之星。

二、克已守法,诚实信用做人

徐伯超以前在村里工作,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徐伯超经常教育违法人员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在社会交往中慎诺守信,保持着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徐伯超日常教育他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善统一。叮嘱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要经常交流思想体会,相互取长补短,碰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强的路,坚持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摆正自我的位置,做到家庭事业都不误。

三、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共处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和延续下去。他们一家人热心于公益事业,主动参加社区各项献爱心活动,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忙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有一次,他的邻居周某某身患重病,欠了医院医药费,徐伯超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给妻子买药的钱,帮忙周某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家庭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居住在房屋对面的一位脚有残疾的孤寡老人,生活也较困难,经常吃饭有上顿没下顿,徐伯超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仅上门嘘寒问暖,照顾生活,还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对面老人家里,让他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其它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他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居住在一地,彼此感到情绪舒畅,和睦相处。

四、以德育人,传承家庭优良品质

在家庭教育上,徐伯超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职责,无论是老一辈还是父母亲,都要把对下一步的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把对子女爱的感情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其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他始终把对外孙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为此经常与外孙沟通交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2017年他的大外孙考上公务员。

在我们朝阳社区里,群众都称赞他们家庭“真诚待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一面旗帜,是一户当之无愧的“五好文明家庭”。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