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家村,无人不颂的好支书邓文娥是门楼下瑶族乡马家村2组人。为什么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妇女能受到全村群众的拥戴和乡党委政府的赏识呢?可用十二个字来描述,那就是“修身齐家、俭而不吝、有位有为”。
“修身齐家”。人各竟不同,而邓文娥的“修身齐家”是“勤劳、节俭、团结”。她是桂阳县人,刚嫁进夫家时,惟空有四壁,无半点家资。但夫妻和睦,惺惺相惜。在艰苦岁月,她们起早贪黑,白手起家,通过诚实的劳动,租赁他人山场栽杉种树,山上中幼林到成材林有13万多株,如今已然是全村潜在财富较多的家庭。富裕起来的家庭建起了新房,但她仍保持竹头木屑捡拾伶俐、残羹剩菜从不浪费的习惯。她膝下育有二儿一女,均已成家,在她的榜样下,子孝媳贤,从无口角。对及邻里,她也是逢人便有三分笑,从无因利而争之事。
“俭而不吝”。她操持家庭虽为节俭,但平时积德累仁、救难救急从不吝啬。在这一点上,最令人敬佩的事是收养精神病人马依强。马依强,现年34岁,年早丧父,其母外嫁,哥仨无人照顾。成年后,大哥智障;弟弟虽正常却卖了房屋、山场远走他乡。2015年当马依强从精神病院回村后,一无住所,二无粒米,三无炊具,堂叔伯不管,其游走于山林田亘之间。她见后,筹措钱款,组织党员干部为其盖了简易住房,买了餐具油米,添了衣被,以安其身,而马依强生活起居仍不能自理。邓文娥见状,每餐送饭。寒冬腊月一日,马依强突然不知去向。她四处寻找,把马依强从县城西门桥接回后,安排家人照看,其三餐一直都在她家中,视其为己出。
“有位有为”。“有位”,是她得到了大家的赞赏;“有为”是她为村里的发展作了贡献。2003年,她就开始在村任职,任妇女主任兼计生专干,在工作上她向全村人民倡导文明、树立新风。2014年因原支书面对村级债务压力辞职,她勇挑重担,担起了村支书这个重担。面对接手时进村通畅公路的修建,她多方协调矛盾,想办法消赤化债,终在年底将公路顺利建成。2014年因村级无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她借资修建。在扶贫攻坚这个阶段,为解决留守人员的脱贫问题,她在村里组织成立了山野菜合作社,办起了加工厂,收购鲜笋、鲜野菜,雇请村民进行山野菜加工,致力于找到一条群众脱贫的好路子等等。扎实地工作、辛勤地付出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2006年她被评为永州市“计划生育先进个人”,2009年她家被县评为“五好家庭”,2013年她获新田县“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她被乡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2015年她被县计生协评为“创先争优服务大局活动优秀会员”,2015年她被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还被评为了全国“最美家庭”。
尽管获得了成功,邓文娥却十分低调谦逊。“带动百姓致富,开发瑶山产品,我的工作还多着呢。”回访过程中,说起今后的打算,邓文娥遮掩不住脸上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