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主席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发展目标,到两个一百年中国实现脱贫小康生活,并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介值观和理念,中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增强了我们对历史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自信。由源口瑶族乡政府首创的“草根文化宣讲团”自成立以来的首次开讲,清溪瑶博物馆馆长田万载作为宣讲团成员之一,在会上作了题为《没有好家风就没好日子,家风连国运国富民安康》的主题报告。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国家最小的单位,千千万万的家庭组合成一个大的“国家”,国与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规、家教、家风的培养,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及社会和谐,促进家族村坊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的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基点,到2020年摘掉贫困帽,建国一百周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没有良好家规、家训,家庭和家族就会缺乏家教,缺乏规矩,缺乏良好的理念和做人的标准的家庭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我们可能听说过,某个村是“偷扒村”“奸商村”“赌博村”,就是因为这些村没有自己家规祖训,家庭缺少的精神支柱所致。我国古代很注重家教,大家或许也都听过“岳母三迁”的故事,看过“杨家将”故事?岳飞母亲在儿子背刺“贞忠报国”,杨母教子“保家卫国”“百岁挂帅”。
清溪瑶博物馆有一本教育孩子的启蒙书《教儿经》,你们读过吗?还有一本《闺训千字文》你们看过没有?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居家一本教儿经,
万古流传到如今。
若是家中有一本,
兴家创业人上人。
……
《闺训千字文》是古代针对女孩子教育的教科书,最初是“官家”的女孩享有这种教育权,平民百姓的女孩是没有资格,大家都知到妇女在古代是受歧视的,后来有人提出在社会上“私塾”学堂,也开设这门课叫“千字文”,到了民国还专门设立“女子学堂”,增设这门“闺训”课,这是中国的一大进步,男女开始走向平等。
有本书开头就批评“男教故重,而女教故轻”,并提出:古今国家之际,有圣母即有圣子,有贤如始有贤夫,政治之本,万化之原,皆系于此,其教化不重欤?但古有母教,今则失其传矣,身不修而家何以齐,家不齐而国何以治,国不治而天下何以平……中国革命先烈向警予生前开展男女平等运动,呼吁男女“平权”,因中国革命而牺牲,这本书也叫《女儿经》。
清溪瑶博物馆馆藏的有关家教、家规的书籍有:《教儿经》《全家宝》《传家训》《弟子规》《三字经》《女儿经》《劝世文》……
什么是家规?什么是家训?什么叫教子有方?什么叫治家有方?家都治不好,何淡治村治国。自己子女都教不好,何谈教育他人。如今社会发展了,人们有钱了,孩子很多娇生惯养,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玩手机不顾亲情等等,这都需要良好家风、家训的引导。
宣讲团成员以各自自身的角度,身边的故事,告诉人们“弘扬好家风,争当贤内助”,每个家庭的小日子过好了,整个国家也就兴旺发达、社会也就和谐稳定,人民生活自然会幸福美满。宣讲团成员的演讲引发现场强烈共鸣,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强小家庭家风家训的培养,争当文明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