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不锈钢杯”2018永州首届旗袍文化大赛总决赛暨“古城之韵”百姓月月乐活动在零陵东山景区落下帷幕。最终,“双牌魅力旗袍队”以扎实的功底,稳定的表现,新颖的创意成了最大赢家,摘得了个人赛,团体赛,团体最佳人气奖三项桂冠。
我们不禁会为双牌有这样出色的文艺团队倍感骄傲,为她们获得的优异成绩额首赞许,但同时,也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刨根问底的兴趣,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难道所有“双牌魅力旗袍队”的队员,就样样与众不同,事事出类拔萃吗?难道所有“双牌魅力旗袍队”的队员,都是来自职业领域,受过专业训练吗?难道所有“双牌魅力旗袍队”的队员,就生活环境丰满,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她们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来自社会各界不同岗位的纯业余选手,有教师,有医生,有公务员,有个体老板,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有的已经退休,年龄段从二十岁到六十五岁不等。她们都有本职工作需要完成,也会有红尘琐事烦扰,都会或者都要面临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无法一一细致了解而已。就如我们人类的眼睛,都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一样,我们的眼光都集中在了局部表象,而忽略了内因牵绊。因为在荣誉的光环下,我们也许关注那一份自豪感多一些,缺乏顾及“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一句千百年来每个人提及都感慨万千的话题。
事实上,“双牌魅力旗袍队”仅仅成立于2018年3月,最初由妇联主席魏伟大力倡导,队长邓惠琴具体实施成立起来。但旗袍队从一开始就要面临人员不足,资金短缺,寻找合适的训练场地不易,队员由于各种因素集中培训不到位,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具体落实出现的链接短板等等诸多困难。但“双牌魅力旗袍队”的姐妹们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在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妇联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扶持下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资助下,“双牌魅力旗袍队”得以健康,稳步,有序地发展起来。短短的时间,队伍就扩展到了数百人。而这支队伍的创始人魏伟和县委宣传部长唐俊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她们后面要为旗袍队的继续发展寻求物质保障而竭尽全力,前面要常站班旗袍队的平常训练和规整,融入姐妹们的内心世界,探讨发展途径而殚精竭虑。她们到位的思想引领,超前的理念培植,结合队长邓惠琴的专业水准,让训练和思想在极短的时间就统一在了一个步骤里。个人服从集体,小节服从大义,凡是大局为重的意识形态贯穿于整个培训走秀过程中,让纪律性和凝聚力扎根在为家乡尽绵薄之力的高尚情操中。在姐妹们的齐心协力下,“双牌魅力旗袍队”逐步成型,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开始步入公众的视野,展示旗袍艺术的魅力。五月的阳明山,“双牌魅力旗袍队”60名队员走秀杜鹃花海,牵引的靓丽风景线,为双牌县隆重推出的特色旅游、养生旅游概念贴上金色的标签;六月二十五日,第28个全国土地宣传日,“双牌魅力旗袍队”再显风采,把“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好家园”的号召通过特殊方式向四方传递,更为争取和保护妇女的土地权益站队呼吁;九月二十一日,首届永州“中国农民丰收节”,“双牌魅力旗袍队”展开第一个“丰收画轴”,舞动第一个“丰收节拍”,推送出廖家村“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的唯美画面把希望点亮;再到11月参加“海利不锈钢”杯2018永州首届旗袍文化大赛,一举摘得了个人赛,团体赛,团体最佳人气奖三项桂冠,这一场场清新脱俗的视觉盛宴,“双牌魅力旗袍队”仿佛从时光隧道穿越而至,踏过亘古蛮荒,携着文明古国的韵味,展示纯真年代的思想,带来原生态的纯净,把心灵寄语于形体的美,把思想绽放于文化的魂,引领时代的潮流让人叹为观止,击节不已。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双牌魅力旗袍队”获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秘诀在哪里?我们先从一则让双牌人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新闻去寻求答案:11月2日,中国伦理学会在京举行“中国和文化之乡”命名授牌仪式,命名湖南省双牌县为全国首个“中国和文化之乡”。 这,就是“双牌魅力旗袍队”发展的底蕴所在,这,就是“双牌魅力旗袍队”成功的深厚内因。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近些年来,双牌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和文化”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致力塑造个性鲜明的地方文化品牌,“和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6年开始,连续举办了12届“和文化”节,创建了阳明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打造了“永和文化长廊”“和字展馆”“永和塔”“万和湖”等一大批“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开展了“和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酒店、进商铺、进农村、进家庭及“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不遗余力地推广“和文化”,使“和文化”在双牌县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和弘扬,走进了全县人民的内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双牌县委县政府紧跟时代潮流,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让我们站在了统一思想的制高点,让我们提取了发展意识的关键点,让我们迈向了团结奋斗的交汇点,让我们找到了锐意进取的着力点!“双牌魅力旗袍队”,正是在这个政通人和的氛围里,在充满关爱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和文化的传承,从一开始,就根植于旗袍队的建设初衷。无论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妇联注入的心血,社会大批热心人士的支援作用和各大媒体和网站的推波助澜,都是旗袍队能迅速崛起发展的内因,让这支队伍超越了旗袍走秀艺术范畴的本身,形成了“美化家乡”,“发展家乡”的共识,把“双牌魅力旗袍队”全力打造成一支:“倡导特色旅游的宣传队,心系家乡建设的模范队,彰显步调一致的仪仗队,紧跟时代步伐的先锋队”,成为“和”文化最响亮的宣言,最秀美的使者,最炫丽的注解。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双牌魅力旗袍队”的真实写照。姐妹们深知,荣誉已经不属于个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和”文化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文化认同。姐妹们将放眼未来,响应号召,继续弘扬“和”文化传统,厚植“和”文化的理念,让“和韵”融入城市,让“和风”吹拂乡村,让“和谐”美好社会,让“和”成为双牌最靓丽的符号和名片,把“‘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的精神承载,融入到美丽双牌的万水千山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