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邓云炳老人家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晒干的黄贡椒,以及挂在中堂墙面上的全家福和“家以和为贵”的十字刺绣,老人虽然听力较弱,但是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老人一生经历十分丰富,曾经担任过大浦公社农科站站长、岭村大队支部书记、大浦镇企业办主任等职务,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党员”“县优秀企业家”,曾任“县党代表”,妻子肖隆玉也曾经担任过几十年的妇代会主任,夫妻俩投身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工作岗位上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除了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了突出的业绩,他们的家庭也为当地群众交口称赞。老人育有四个子女,都是当地群众表率,一个是市人大代表,两个是县人大代表。大女儿经商,大儿子在株洲铁路部门任处级干部,二儿子担任村干部,小儿子也自己经营一家塑胶厂,经济条件好,子女又十分孝顺,按理来说老两口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但是他们勤苦一生,根本闲不下来,房前屋后,种瓜种菜,帮助四邻,每年过年都会把三个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外孙叫在一起过大团圆年,几十年如一日。老两口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坚持自己准备团年饭,婆媳、妯娌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一家人团结和睦、其乐融融。
老人家坚持以人品带动家风,一直将“家以和为贵”作为持家治家的准则,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儿子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均只生育了一个孩子便节育;平时街坊四邻有什么矛盾和困难,都主动帮忙;做事认真尽责,为人低调淳朴。二儿子担任合并村书记后,为村里各项工作四处奔波,从协助建成光伏发电站到修建村里多年未修通的通向学校的道路,方便上学路过的孩子以及买菜的老人,再到崭新的路灯、筹划中的文化广场、文体广场和村委会,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每一个家庭小单元的共同努力。邓云炳老人一家用“人品治家”的理念、持之以恒的行动、乐于助人的善举奏响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