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暖和,双峰县杏子铺镇城中村曹门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今年54岁的她,是邻里口中的好女人,是公婆眼中的好儿媳,是丈夫心中的好妻子,更是两个儿媳心心念念的好婆婆。她的事迹虽平凡,却点点滴滴透着真情和大爱。
一、乐于助人,团结邻里
走进城中村,提起张暖和,邻里人人称赞:“这是个好女人,勤劳善良、为人谦和。”正如邻里所言,张暖和善良热情,与大家关系融洽,很少为琐事和别人红脸。谁家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能尽全力帮忙,谁家有什么困难,都能出手援助。
二、孝敬长辈,倾情付出
张暖和的丈夫曹泽明从小便过继给城中村的伯伯做儿子,父母和弟妹生活在另一个村里,两家离得并不远。两人结婚后,张暖和既要照顾伯伯,也没有忘记和弟弟妹妹一起生活的公公婆婆。每次给老人置办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三份。一份给伯伯,两份给公公婆婆。隔三差五便跑去弟弟家看看公公婆婆,帮忙做做家务、聊聊家常,尽自己作为儿媳的一份孝心。如今伯伯和公公都已过世,婆婆也有80岁高龄。提到这个儿媳妇,婆婆非常满意,连说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
三、夫妻和谐,家庭幸福
张暖和的家里有两个儿子儿媳、四个孙子孙女,是个十口人的大家庭。她和丈夫结婚几十年来一直感情很好,关系和谐,共同支撑起这个大家庭。两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田里地里劳作,家里家外忙碌,合理规划家里开支,齐心协力抚养大两个儿子,教会他们凭心做人、用心做事;教会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家庭虽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夫妻和睦,孩子听话懂事,有了儿媳和孙子孙女们后,幸福指数更是一路攀升。
四、善待儿媳,婆媳胜母女
张暖和的两个儿子长大后都带回来了漂亮的女朋友,一个来自湖北,一个来自湖南益阳。初见儿媳,张暖和和丈夫喜滋滋的,没有女儿的他们看到来自远方的漂亮儿媳,满心欢喜,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把儿媳当做女儿一样疼。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常说:“姑娘们这么远离开父母嫁过来不容易,我们要多体谅多关心。”
大儿媳怀孕7个多月便早产生下来一对双胞胎儿子,张暖和既牵挂住在医院里的两个孩子,更关心产后虚弱的儿媳妇。她精心做好月子餐给儿媳调理身体,帮助儿媳洗头洗衣。孙子们回家后,为了不影响儿媳休息,更是不分白天黑夜担起了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两个双胞胎孩子一岁多时,儿子儿媳既想去广大打工赚钱,又舍不得孩子。张暖和二话不说,陪同儿子儿媳孙子们一同南下,在广东专职带娃。直到小儿媳怀孕临产时,才带着两个孩子回家来住。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当初两个早产的小家伙已长成结实的半大小伙子了。
小儿媳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在生完小女儿时,哺乳期的一天半夜凌晨时分,突发急性乳腺炎,痛到无法呼吸,整夜睡不着。当时丈夫远在西沙群岛务工,张暖和和丈夫心疼儿媳,一边寻医问药,一边端茶倒水,硬是陪着熬了一个通宵,等到儿媳情况有所好转,天也亮了,没来得及睡觉,两人又立刻开始照顾家里的四个小孩。每每谈及此事,儿媳便感动落泪。
儿媳们在家的时候,经常陪爸爸妈妈一起去不远的集市上逛街买东西,并且是亲昵地挽着爸妈的手一起出行。走到外面,有人问起,张暖和和丈夫介绍这是自己的儿媳妇,别人都不信:“这么亲热,是你们的女儿吧?”常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如今,小儿子和儿媳也在怀化务工,家里的四个小孩两个7岁,一个4岁,一个2岁,全是张暖和夫妻在家照顾。照顾四个小孩,困难不是常人能想象的,张暖和身体不是很好,但她无怨无悔。为了让儿子儿媳在外面安心挣钱,她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为了不让孙子孙女们缺失父爱母爱,她和丈夫学会了用微信,每天让孩子们和父母视频聊天,让儿子儿媳随时掌握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因为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儿子儿媳们都感情较好,既孝敬公婆,兄弟妯娌之间也关系和谐,很少闹矛盾。只要春节或寒暑假回到家里,这个十口之家便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气氛让人艳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