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芬:职业因感动而改变
作者:武冈市 邹叶琼 程佳      发布时间:2018-07-19 16:59:33

“您梦想的职业是什么?”当记者见到实验小学的曾芬老师时,问出来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曾芬笑了笑说:“如果是以前你问我这样的一个话题,我肯定能发挥我语文老师的特长说一堆大理想抱负的话。但是去年我在学习中听到了湖南第一师范的黄朝霞院长的一句话,她说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与积累,这让我感触很深。”

从都市白领到乡村教师的改变

2004年曾芬从邵阳师范学院毕业,毫不犹豫的转身南下……曾芬坦言:“老师真的很辛苦的,就说我的高中老师,永远都是早上六点钟左右就要到学校守着我们早自习,晚上查完寝回去至少也快11点了,辛苦就暂且不说了,老师完全就没有个人生活,那时候的我对当老师简直避之不及。”

南下的曾芬第一站就去到了繁华的大都市深圳,成为了一位女白领。“那时候我以为那是我梦想的生活了,工作轻松,工资不少,生活悠闲。”但是回家的一次探亲改变了她的想法。工作后不久,曾芬趁着休假回家看望家人和男友,在与男友的约会中,她发现即使是在节假日,男友每天依然要抽出一大部分时间去看书备课上网查资料,而课文内容在她看来却是非常耳熟能详的知识点。“亏你还是新世纪的大学生,现在我们教的东西能和我们老师教的东西再一模一样吗?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啊!”男友的这番“教育”让曾芬很受触动,想着自己每天重复的工作,连学习是一种什么感觉,自己都快忘记了。经过一番思考,她决定回家,2009年曾芬顺利考入晏田小学,2016年考入武冈市实验小学。

从学习者到思考者的改变

“老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记者问出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答案。

“我觉得是教会孩子怎么学和怎么玩。”曾芬说道,自己有一个读小学的儿子,有一天他非常兴奋地说“明天真是个好日子”,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班主任老师答应他们明天上一节体育课,更可喜的是课表上还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这天晚上儿子早早就睡了,说要为第二天的体育课养精蓄锐。然而第二天回来却满脸不高兴,问其原因,他竟带着哭腔说老师就是个骗子,说好的体育课就上了二十分钟,信息技术课也没踪影了……他反问我说:“难道我们就是学习机器吗?”我无言以对,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孩子的心声吧!

现在的孩子都是“世纪宝宝”,在信息世界和互联网世界长大的,现在的东西太好玩了,大人们都爱上网、玩手机、看电视,更何况是孩子了,只让他们学课本上的东西,他们也会感到枯燥和无趣的,怎么在学习中找到玩的乐趣,怎么在玩中找到学习的东西,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受此触动之后,曾芬在课堂上想尽办法让课堂生动有趣,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课余时间,曾芬积极在班上开展日记接龙、快乐阅读半小时等活动,成立读书角,还把家里各种各样的书拿去给孩子们阅读……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2013、2014年曾芬连续两年被学区评为优秀班主任;2017年获武冈市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电脑绘画和科技小制作获武冈市特等奖、一等奖;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2017年,在实验小学校本研究活动中担任低年级古诗词示范教学;多次被评为武冈市教研教改先进个人、被武冈市教师进修学校聘为《武冈市国培项目县培训师》、获武冈市政府嘉奖。

在记者采访过的很多老师中,有的老师德高望重让人崇敬、有的保持初心让人敬佩、有的坚守山区奉献一生让人敬仰,曾芬老师的“半路出家”似乎显得并不出众,但她的特别在于,她敢于坦言自己性格中乐于享受安逸的惰性,又不安于生活和学习停滞不前的无力感,在享生活的逸和吃学习的苦中,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毫无疑问,很多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上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曾芬选择了后者!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选择了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曾芬老师.jpg

曾芬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