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远方
张远方,女,汉族,副主任医师,1969年4月出生。1991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衡阳医学院医疗专业,同年分配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现任妇产科副主任兼产科主任、怀化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南省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在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怀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2年2月被怀化市卫生局授予“妇幼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5月被怀化市总工会授予“芙蓉百岗明星”,2013年2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工会积极分子。
张远方同志在她二十多年的医疗生涯中,心系病人,博爱仁和;淡薄名利,默默付出;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崇高使命,不断钻研医疗新技术,在为病人健康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谱写了一曲医务工作者的动人乐章。
扎根山区,默默奉献从不言悔
1991年7月,张远方从衡阳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她就像一株远方的芳草,扎根在怀化这片热土20余载,用精湛的医术迎接着一个个幼小生命,用博爱的胸怀温暖着每一位病人。
张远方工作起来如同“拼命三郎”,做事极其认真,经常在科室加班加点。当时医院条件有限,晚上值班室若没有空床(供值班医师睡的),她就把几个凳子拼成“床”。由于太投入工作,刚参加工作的她竟然累出了肺出血,最后被科室人员强行送住了院。工作虽然辛苦而忙碌,可张远方认为,产科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生命诞生的起始,是希望升起的开端,蕴藏的是温情、爱心和责任。
2012年5月20日这个星期天中午,29岁的产妇罗女士因腹内胎儿畸形,来院行引产手术。产程很顺利,罗女士娩出婴儿后还很清醒。哪知胎盘娩出后的仅仅5分钟,罗女士因突发羊水栓塞,人开始抽搐,脸色发绀,随后四肢瘫软,血压测不到,旋即心跳、呼吸已测不到,生命危在旦夕。张远方正在住院部产科B区查看一位因“前置胎盘”做完手术的病人,得知这个情况,立刻赶到产房。她一边打电话申请全院大会诊,一边指导产科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密切观察产妇每一个细微的生命体征变化。她与会诊专家一起集思广益,细致讨论,制定出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抢救工作紧张有序进行,徒手心肺复苏、上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道、抽血化验、吸氧以及抗休克、抗过敏、抗凝、护脑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罗女士脱离危险争取了更多时间。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命悬一线的罗女士最终被成功挽救,病情逐渐稳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罗女士随后被转入ICU继续观察治疗,2天后,平安转回产科。
这只是张远方平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家里有多么重要的事,病情犹如军情,只一个电话,她总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面对病人这样那样的提问,张远方总会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从饮食控制、用药禁忌到心理安抚。张远方曾说:“医生是病人的主心骨,她们总是在你的脸上、你的眼中探询自己的病情,可能你无意中蹙一下眉头,都让他们揪心,尤其作为妇产科,‘关爱’是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就算工作再辛苦,张远方也从不把情绪挂在脸上,留给病人的总是阳光般的笑容,让病人感到温暖和安心。
正因当初选择的那份追求和信仰,张远方满怀对病人的无限关爱,以一名医务工作者最无私最朴素的职业情怀,承担着性命攸关的重大责任,执着而坚定地前行,再苦再累也从未言悔。
精益求精,力促科室快速发展
作为怀化市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担当着怀化市及其周边地区危重孕产妇的抢救治疗工作,被业内誉为“救火队”,每天都有高危孕产妇被转进科室,周边地区的许多危重产妇更是不惜翻山越岭,慕名而来。这对张远方来说,无疑意味着更大的担当与使命。
从医以来,虽然成功抢救过无数危重病人,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为了使医术更加精湛,张远方在业务方面从未停止学习。她一直坚持订阅妇产学科方面的杂志,购买了很多专业书籍,办公桌案头总摆放着厚厚的医学药典。在阅读时她特别注重个案分析、疑难病案和误诊病例分析,领悟要领。她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外出学习,去上级医院虚心请教,学习国内外最新的妇产科知识。她加强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临床工作经验。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积累,使她逐渐形成“准确、干练”的工作风格,医术也更加精湛。
2011年5月的一天深夜,疲累了一天的张远方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电话响起。得知又有危重病人需要抢救,她来不及和家人说一声,立即赶到科室。当晚,一位血小板减少的贵州孕妇几经周转送到医院。因为没有血源,晚班医生不敢轻举妄动,在张远方的指导下,医护人员先对产妇进行一番处理。次日,血液科医生会诊后行骨髓穿刺,因为已经足月妊娠临产,胎儿有宫内缺氧情况,需要急诊手术,所以备血后急诊手术。手术一如预计的那样艰难,产妇出血远远超过了预计。血一点一点从病人子宫的创面、胎盘的附着面渗出,生命的气息似乎正慢慢消逝。张远方凭借精湛的医术,冷静而果敢地继续为病人实施手术。此时,她腰以下的手术服大部分被血液渗湿,地上也凝结了一层血茧。这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产妇骨髓穿刺的结果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保住该病人的生命,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输血的同时切除子宫,并开始化疗。但产妇处于全身麻醉状态无法沟通,而产妇丈夫听说是白血病后无法接受这现实,无法回应,化疗的效果也因人而异,无法确切预知。张远方只得和血液科主任一起一边耐心地在电话中反复与产妇家属沟通,一边指挥抢救。在生死的焦灼边缘,产妇家属终于签字同意切除子宫和化疗,产妇的生命得以保住。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张远方在妇产科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她是妇科腔镜技术在怀化市开展的拓荒者之一,2001年和前辈们一起开始开展了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2003年引进了LEEP刀治疗妇科宫颈及外阴阴道病变;2004年在怀化市率先引进了宫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中应用,并在怀化市科研立项;2005年“腹腔镜协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获怀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开展了妇科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等。撰写的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10余篇。
在科室的建设和发展上她同样不余遗力。2011年负责产科工作,对产前门诊进行了规范化,开辟专门的产科门诊及产科专家门诊;科室进行产前、产后区分开管理,统一调配;要求外出进修、学习的医护人员将学习到的最新进展、治疗理论、方案和诊疗新手段在科室讲课交流;定期科内培训讲课,并组织考核,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人人过关,努力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发动科内的新生力量,在怀化市及湖南省内拿三个科研立项,科室整体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救治过血小板几乎为0的产妇,救活了全身多发畸形、严重的心衰、肺部感染导致过多功能脏器障碍的病人,妊娠合并重症肝病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产后并发急性羊水栓塞导至阴道大出血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妊娠高血压子痫抽搐昏迷者,胎盘早剥或子宫破裂大出血休克者,妊娠合并甲亢危象者,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心衰者,……等等。每年仅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就有100余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也有100余人。近两年来,产科住院病人逐年增加,其中高危孕产妇及危急重症病人也逐年增加,而产科的剖宫产率却下降了15.79%,由2010年的71.73%降至2012年的55.94%,而怀化市的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也由创建“高危孕产妇急救中心”前的50+/10万降到了22/10万,达到了湖南省内的要求,受到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促进自然分娩”项目组的好评。
在张远方的努力下,产科的医务人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铭记职责,恪守医德,在技术上创新、在业务上精研、在服务上周到,奠定了我院产科在怀化市的学术地位,赢得了广大病人的良好口碑。
心怀仁爱,高尚医德情暖病人
从医以来,张远方一直恪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只要看到特困病人,她就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经她治疗过的病人无不为她的高尚医德所感动。
2009年2月,一位来自辰溪县的高位孕产妇剖腹产下三胞胎。对于一个小家庭来说,这本是一件最幸福不过的事情。然而,产妇因妊娠合并胰腺炎、中度贫血等疾病,需要大笔治疗费用。但是这对夫妻家住农村,家境十分贫困,夫妻俩均系残疾人,产妇患脑瘫后遗症,行走不便,丈夫系聋哑人。抚养孩子很要钱,三个孩子要的钱就更多了,何况产妇还需要进一步住院观察治疗。这一切,都愁坏了这个可怜的家庭。得知这一情况,张远方在晚上值班查房时,悄悄地在这名产妇的枕头边放了1000元钱就走了。这位产妇从同病房的人口中才得知是张远方给她送来了这笔救命钱,感动感激不已。
2012年年初,一位向女士来到产科找到张远方,还给她500元钱。张远方当时一愣说:“你不会记错了吧,我没给你借过钱呀。”向女士说:“没记错,5年前你给我垫付过医疗费,让我得到及时救治,你是我的恩人呀!”这时,张远方才想起了五年前的事。2006年,一位溆浦的病人因病入院治疗。为了治病,病人该借的借了,能卖的卖了,还凑不起住院费。在和病人解释病情时,张远方得知病人一家的困境,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身上带的500元递给病人家属,并说道:“你们先把住院费交了,治疗方面的事你们放心好了。”就这样,在妇产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人痊愈出院。这名病人就是现在来还钱的向女士。5年后,向女士家里条件好起来了,当年治病借的钱也还得差不多了,现在特地来给张远方还钱。看到曾经的病人现在身体健康,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了新生活,张远方的心里无比高兴。
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对于张远方来说,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这20年多年,经她帮助的病人一拨又一拨,她自己也记不清给多少病人借过钱,捐过物,她却坚持依旧,而且在继续坚持。
在她的精心医治和关心帮助下,不知多少病人满面愁容、痛苦不堪而来,灿烂微笑而去;不知多少病人从她那里增强了战胜病魔和重新生活的勇气。许多病人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给她送红包和礼品、请吃饭,均被她一一婉言谢绝。在她看来,为病人治好病是医生的天职,患者的康复就是最好的回报。病人知道张远方的清廉,纷纷给她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这些年,她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不计其数。
面对病人发自肺腑的感谢,张远方常说:“一个孕产妇关乎着两条甚至三、四条生命,关乎着三个家庭快乐的延续。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了那些生命的牵挂,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妙手可以治疗病人身体上的病痛,高尚的心灵则可以照亮人性。在她高尚医德的感染下,科室医护人员不仅精心医治每位病人,也经常自发地为特困病人捐款捐物。
张远方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妇产科工作者,一个时刻准备着冲向拯救生命最前线的人,一位用微笑与执着,守望着新生命冉冉升起的使者。她的工作,没有力挽狂澜的伟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一切都是那样实在、平凡和温暖。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她就这么纯粹地为产妇和新生儿奔忙着。“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一批批病人得到康复,不再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一批批年轻的医生获得她的言传身教,在各自岗位上获得优异的成绩。她用执着书写着生命的感动,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用爱心与责任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责的神圣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