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源”,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水岭乡吊牛坪村的郭青云就是远近闻名的孝老敬老的典型代表。
现年47岁的郭青云于二十多年前嫁到大庙口镇,生下了一个女儿。1998年,她唯一的哥哥不幸遭遇电击意外身亡,年仅28岁,还没有成家。当时父母亲都六十多岁了,老来丧子的悲痛对老两口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老人身体状况也因此每况愈下。郭青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户口迁回娘家,从此父母的晚年生活由她来照顾!”
“我老公虽然家里有三兄弟,最开始也不同意我的决定,但看到我成天为家里老人担心,加上我反复和他念叨这件事,他最终也只有同意了。”
“我是99年回娘家的,第三年生下了儿子,儿子随我姓郭,也是为了让老人家安心吧!”
2010年,郭青云的母亲双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人。郭青云的老公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是郭青云一个人操持。她每天五点多起床,喂完鸡鸭和猪,帮老人擦洗身体,做好饭菜伺候老人吃饭,再到田地里干活,她一个人种了五亩水稻,两亩玉米。
“最难的时候,是我八十多岁的父亲生病也需要照顾的时候.今天这半年我父亲就住了两次院,花了两万多,他胃出血,每次都把我吓个半死,我清早得赶去县人民医院,五点多急急忙忙赶回家,医生建议我将父亲转到中心医院去,可家里哪能离开人呢?我那些天头是昏昏沉沉的,想起这些事,眼泪双流,但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咬牙挺过去呀!”
“大道理我也不懂,我只晓得孝敬老人是做为女儿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郭青云这样说道。
2015年,郭青云被县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十佳孝贤标兵”,她的家庭被县妇联评为“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