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们,我们是……我们是快乐的一家人!”6月6日上午11:20,响亮的口号和着激情的节拍从慈利县恒晖小学留守儿童知心屋活动室传出。原来是五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团辅活动在这里如期举行。
“先来滋养一下我们的小耳朵!”活动在知心屋志愿者刘洁老师即兴助奏二胡曲《赛马》中拉开了帷幕。
热身游戏《激情节拍》让孩子们打破了拘谨,调动起了热情和兴趣。
本次主体活动是《穿针引线》:男女队员牵手围成两个圈,各选定一位队员作“针”,其他队员手牵手作“线”。“针”从对面队友的手下钻过去,然后往回绕个弯,从另外两名蹲下身子的队友手上跨过去,再往回走,最后从其他队员的手下钻过去。“针”带领大家继续往前走,直到恢复成面朝内的大圆圈。
过程中任何人的手都不能松开,可以通过钻、绕、跨、蹲等动作来完成任务。过程中只能走,不能跑,当有人拉动你时,才能移动;如果出现左手和右手被别人从不同方向拉着的时候,要及时喊出来。主持人叫“停”,大家停下来,手不要松开;通过想办法合作完成任务。
初听到游戏规则,孩子们普遍觉得难,同时也跃跃欲试,愿意挑战。“针”带着孩子们在摸索中前行。
十分钟后,女孩子们在首度探索中获得了成功,响起了一阵欢呼声!男孩子们首次挑战,解开了结,但最后是恢复成了面朝外的大圆圈(应该朝内),他们表示不服气,再次挑战,但依然挑战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呢?师生们开始探寻原因。原来,“针”的领头线路很重要,期间有“一钻、二跨、三钻、四钻”,男孩子们忽视了第四步,而且当没有人拉动时,有的孩子就自觉移动了,造成了混乱。
为了支持男孩子们,女孩子们再度、三度挑战,依然圆满成功!男孩子们开始进行第三次挑战,当接近成功时,出现了打结、混乱,有些孩子松手了,因为时间问题,挑战到此结束。在刚才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感受?当出现打结的时候,你的心态是怎样的?要想顺利完成任务,靠的是什么?当出现打结的时候,“很着急”“很焦虑”,“当没解开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松手了!”……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是经常想办法呢?还是很容易选择放弃呢?……
在精彩的分享环节中,社会心理工作者吴慈玉老师引导孩子们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透过活动看到自己平时的生活、学习模式。
班主任代老师、郑老师也分享了相同的感受:相对来说,平时女孩子们对规则的把握(比如听清楚要求等)更认真些,男孩子们则“大条”些。
本次活动在学校领导李小刚校长、心理专职教师邢佰齐主任、两位班主任及知心屋志愿者等合力支持下,放松了孩子们的情绪,引发了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力量,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