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峰县井字镇黄巢村,有一支用心用情用力的扶贫工作队—娄底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其中有名优秀的女扶贫队员、扶贫路上点灯人—曹亚辉,自2015年4月自告奋勇参加扶贫工作以来,她总是以“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为口头禅呕心沥血,以身作则,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待同事,她诚恳热心,亲如兄妹,大伙儿都亲切地叫她“曹大姐”;对待贫困群众,她善良热情,是群众的“贴心人”;对待工作,她坚持原则,满腔热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她的带领下,黄巢村村民上下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绩显著,从而全力确保了黄巢村在2017年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扶真贫,真扶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黄巢山村地广人稀、环境复杂、村班子凝聚力较差等多重因素的困扰下,加之她对基层工作欠缺经验,可以说摆在他面前的困难重重。每次村两委会,曹亚辉始终把团队精神摆在首位、脱贫攻击抓在手上。根据实情划分各自包干区域,要求村两委人员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压实责任。“以前,我们之间喜欢扯皮,经常分工不明,工作效率很低,曹大姐来村后,以她女性的细腻督促我们在紧密团结的前提下把负责的区域、工作职责重新划分、细化,这样我们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工作效率自然也就上来了,关键是村班子的凝聚力提升了!”黄巢村委会主任陈晓华高兴地说。
自己带头做,才能带着别人做。曹亚辉十分清楚这一点,每次入户走访,挨家挨户跑,亲自上门细心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都登记在自己的扶贫工作手册上。全村99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她都如数家珍,十分清楚。她能完全用本地方言自如行走在贫困户家中,总是真诚微笑地为贫困户献计排忧。曹大姐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城里人,村民们都愿意与她谈心拉家常,更愿意听取她的意见因户施策,从“志”入手努力靠自身脱贫。她的心在村里,情在弱势家庭。她走动最频繁的往往是村里或最贫穷或最挑事或最有争议的家庭。如难缠的五保做了1年工作同意从危房中搬出来改建新房,又如生来游手好闲的五保户在以奖代补的政策解读下努力发展个人养殖,成了‘脱贫靠自身的模范’;更如一位因心脏起搏器到期无钱更换而失去生存勇气的低保户在她嘘寒问暖的走访中重新点亮生活的明灯…
产业扶贫是脱贫最重要、最持续、最有效的举措,也是治疗贫困“病体”的“妙方”。驻村3年多来,曹亚辉积极帮助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村里先后成立农村产业合作社、红心猕猴桃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百亩优质稻示范基地等等,未来将为村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就业增收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
为把基础设施搞得更完善,群众幸指数提上去,曹亚辉积极察实情,谋规划,回“娘家”求援助,争项目资金,工作队3年先后争取项目及资金达700多万元,将大埠桥小学改造为省级示范小学标准,硬化了12公里的组级公路,整修了高标准山塘66口,新建了电排一座,全村新增了光网项目建设,新建了高标准的村级文化广场,建成了安全宜居的村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争取了5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在今年元月份,曹亚辉和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争取“一事一议”民生工程项目,在全村村组公路上安装了158盏路灯,点亮了乡村的夜晚,同时也点亮了贫困户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