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华,女,汉族,1974年出生于益阳市安化县。1997年,她和丈夫丁再元在南方打工时认识,经过一年多的相处俩人恋爱了,爱得平淡却很坚定,一如安化山中的石头。当她背着行囊来到桃江县灰山港镇檀树界村,踏入家徒四壁的洞房时,蓦然回首,来自生养她安化的亲情己荡然无存。因为义无反顾的爱情,远在安化的亲人们己由爱转恨,断绝了所有的亲情来往,就连结婚那天也没有亲人参加。虽有飞蛾扑火样的悲壮,但她认了,因为有爱在,没有嫁妆,无所谓,因为有爱情。
婚后,贫穷主宰着一切,但她却觉得很幸福,婚后借款和丈夫俩人操持着把原来的土房换成了简单的水泥房,1999年,她和丈夫有了第一个爱情结晶,但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实在是太穷,俩人只得背井离乡,带着儿子一起再次外出务工,夫妻俩生活节俭,用务工挣的钱偿还因建房所欠下的一万多元债务。一直以来,公婆身体都不是很好,常年疾病缠身,到2007年,家婆因为严重的类风湿瘫痪在床,她只得离职回到灰山港承担起照顾公婆的责任,其实说起来,曹桂华丈夫家有四姐弟,她丈夫是最小的,但是公婆基本上是由曹桂华一家照顾,每次给公婆赡养费和物质的时候曹桂华都是第一个带头给的,她说情愿自己挨饿,也要尽到做子女的责任。
2008年,她和丈夫有了第二个孩子,新生命的降临,本来应该是一件喜事,但是对她却是致命的一击,她的小儿子刚生下14天就被医院下达先天性脑萎缩诊断书,旁人都劝她别留下这个孩子,但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救回儿子,小儿子因为脑瘫原因,右手基本上不能活动自如,而且比左手要稍微短一截,可她还是每天坚持给小儿子做各种康复治疗,因为怕在医院治疗费用比较高,就选择了自己在家里做各种康复动作,手把手教儿子拿笔,陪儿子吊单杠锻炼手臂力量等等,耐心陪着儿子读书,在她的努力下,小儿子身体恢复得还不错,虽然智力不如同龄人,但是变得越来越懂事,而且大儿子也争气,顺利考上了桃江四中,成绩也比较优异。丈夫南下务工扛起这个家,她侍奉公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2015年11月,照顾了八年的婆婆离世,两个儿子也逐渐长大,虽然清贫,累着,却也快乐,因为有爱。
站在双泉那座无名山头上破房前眺望南方丈夫的方向,就成了她对爱的诠释。一次又一次的不幸降临到她身上,但是坚强的她没有倒下,爱使她坚强,没有选择逃避,无助的现实无时无刻考验着她,一个人耕田种地守在那个叫双泉的无名小山头上两间旧房。眺望南方是她对爱的承诺,也是她片刻的安宁,清贫,忙碌日子也还在熬着,因为有爱。
365天的眺望,丈夫平安回家过年是最好的回报。风雨同舟的爱情迎来了短暂的相聚,短到来不及品味,命运之神如此不公。他的爱曾让她抛开了亲情,他的爱让她面对贫穷时勤劳面对,他的爱让她选择留下来陪伴脑瘫儿子,他的爱让她在灰山港一个叫双泉的小山村那个无名小山头上留下远眺的身影。天降横祸,二零一七年正月初四,一个她心中被狠刺一刀的夜晚,本应是一家人享受新年的快乐,但是她丈夫却突发脑溢血倒下了,一个恐怖的恶疾,被送进桃江县人民医院时经抢救后,医生劝她放弃,但她说只要自己还有一分钱就一定要把丈夫留住,后来因为无力支撑高昂的医药费,转院到灰山港镇中心卫生院,两个月的治疗,她不离不弃,一直守在丈夫的病床前,花费十多万元的医疗费用,丈夫还是昏迷不醒,用老话说,就只是留着一口气在那里,最后只得选择回到檀树界老家疗养。她瘦小的身体里藏着一颗坚强的心,让她撑起这个早已千仓百孔的家,白天会村里照顾瘫痪在床的“植物人”老公,晚上得赶回街上照顾即将高中毕业的大儿子和9岁读一年级的脑瘫儿子。
从嫁给丈夫那刻开始,她就选择了忙碌,选择了贫苦,身体劳顿己变麻木,年初她在医院检查时查出自己身患子宫瘤,医生告诉她如果不做手术,很有可能会转变为子宫癌,但她为了照顾瘫倒的丈夫,她没有去做手术。
曹桂华,一个平凡,要强的安化女人,因为爱情把贫穷踩在脚下,把病痛置之脑后。然而,她的心己化做望夫石,一直在那山顶,守望着南方的天空,从未离开,眼中苦恋着爱的灵魂,苦苦追寻,苦苦等侍,苦苦守候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