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女,1972年出生,资兴市兴宁完小一名普通教师。她23年潜心照顾聋哑孤寡伯父始终如一,无怨无悔,邻里叫她“傻福星”;她以孝为荣,悉心赡养父母和公公婆婆,义务照顾有困难的亲人,负债累累,却无怨无悔,数十年如一日,被街坊邻居赞誉为“女贤王”;她爱生如子,被学生称为“好妈妈”;她关心同事,大伙夸她是“最善美的女子”;她大爱无疆,热心参加志愿者活动,被称为“爱心天使”。
潜心照顾聋哑孤寡伯父始终如一,无怨无悔
廖敏有一个又聋又哑的孤寡伯父,为了关心照顾伯父,1981年,师范毕业后,她选择了回家乡工作。每逢过年过节廖敏都会给伯父搞卫生,为伯父采购物质。有人笑她傻,并说“这样会嫁不出去,找不到好对象”。她不以为然反而更怜爱关心其残疾孤寡伯父。结婚后,她依然如此。2010年,72岁的伯父因病大小便失禁,全身又脏又臭,她没有怨言,每天晚上定时给伯父洗澡,擦身和换洗衣裤,直到2014年她伯父去世为止。为此,她负了不小债务。这时又有人笑她傻,她却说:“为亲人,为伯父傻一点值,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老。”说得让人动容生敬。
悉心孝顺父母,照顾公婆,至情至性,细致入微
廖敏同志生性善良贤惠,孝顺,面对多病的公公婆婆、生父母,她毫无怨言。2009年,公公不幸摔伤,髋骨和大腿骨都骨折。她丈夫在外打工,照顾公公的重担全部落在她身上。她公公感动得逢人就说:“有这样的媳妇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啊!”。2014年冬,她婆婆患上胰腺癌。为了照顾好婆婆,她每天都会给婆婆擦、洗、梳头,扶婆婆晒太阳。数年如一日,直到婆婆去世。
廖敏的生父母也是年老多病,父亲患有痛风性关节炎和严重的皮肤病,常年晒不得太阳。母亲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每到天气变化的日子因为呼吸困难而寸步难行,需长时间地卧床吸氧。多年来,廖敏都在医院与学校的路上来回奔跑,她却丝毫没有责怪之言。同事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她说:“你太辛苦了,太不容易了。”她却说:“苦一点没关系,‘子欲养而亲不殆’,爹娘在,家就在,幸福就在,再苦再累也要守护好这个家,我唯一心愿就是尽自己孝心让父母多活几年!”她的话感动天地,泣鬼神!
手足同心,护亲情,义无反顾
廖敏共有三姐妹,大妹妹远嫁贵州,家境也不好。而小妹妹因与丈夫感情不合,在孩子一岁半时就离了婚,由于男方坚决不要孩子,身为家里的长姐,她接手了孩子的抚养。现在孩子已14岁了,其一切生活、医疗、学费等都由她全额负担。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幸的是小妹在孩子3岁时,患上了宫颈癌。为了救治小妹,为了不让外甥过早失去母爱,她向亲友到处借钱,合家举债10多万元送小妹去往北京、广州等大医院治疗,直到2016年小妹去世。面对妹妹的离去,外甥整天茶饭不思,廖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心疼地对外甥说:“黄韬不要怕,你妈妈走了,还有大姨在,我就是你妈妈。”黄韬才楞过神来,扑进她的怀里,呜呜地哭着:“其实你早就是我的妈妈,你付出的爱比亲妈妈还多,你对我比亲妈妈还亲啊!妈妈,妈妈!”感动得无数亲友直流眼泪。。
勤俭持家,家庭和睦是楷模
廖敏同志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工资不高,丈夫下岗后无工作,她家经济并不宽裕,面对家庭的特殊的情况,一般人难以支撑,也难以做到家庭的和睦,可她做到了。她乐观,精打细算,自己一年到头舍不得买一件稍贵的衣物。为了节约开支廖敏种一些小菜来贴补家用。她的丈夫没有工作,廖敏没有责怪丈夫,夫妻之间遇事相互商量,彼此相敬如宾,家里充满欢声笑语。她的丈夫常夸她是“家庭的贤内助,是丈夫的好妻子,是儿子的好母亲”。
真心待人是廖敏的处事态度。她在邻里助人为乐也是出了名的,谁家有困难,只要她知道,总是热情帮助解决。廖敏长期住校,学校里的老师离校时,总喜欢把自家的钥匙放在她家,天气热了,给各自的花儿浇水,下雨了为各家收取晾晒在外的衣物。邻居的大人不在家,廖敏总是把他们的小孩照顾得好好的,邻里常说:“千金难买邻,不是亲人胜亲人!”
尽管她家处境特殊,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对工作的热情。她扎根农村教学一线近三十年,培养了无数学子。被许多家长夸她是“爱心老师”,许多学生称她是“爱心妈妈”。她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