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洪江区一名普通基层书记为了群众生命安全,不顾自身安危,全力奋战在抗洪一线,她不愧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96个小时的持续坚守,她站成了一面先锋旗帜,彰显了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她用坚毅、善良、果敢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她就是沅江路街道犁头嘴社区党支部书记杨英。
冲锋在前,她用行动捍卫职责。
6月以来,洪江区进入主汛期,26日开始连降三天暴雨,特别是上游开闸泄洪,致使我辖区房屋、道路、电力等遭受到严重性破坏。
6月29日凌晨许,暴雨倾盆而下袭击整个洪江区。雨水侵泡,部分窨子屋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现象,情况十分危急……
上午约十一点左右,横岩电站开始放闸,河水猛涨。
下午14点,区管委副主任吴祥深、沅江路街道工委书记蒋湘洪一同来到犁头嘴辖区水上人家察看水情。在现场,吴祥深同志作出重要指示:一是通知工地负责人将河岸边建筑材料迅速搬移,二是要求社区组织人员将河边居民撤离到安全地点,三是要求街道和社区人员对辖区渔船上渔民做好思想工作,将渔民喊回岸上确保人生安全。
在得到吴主任指示后,沅江路街道工委书记蒋湘洪同志对我们强调:“要求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工作人员全力以赴保护辖区居民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有信息要及时上报街道工委。”杨英同志听从街道工委严密部署,火速电话通知相关人员,成立由社区支委、居委会委员、街道挂点社区人员、居民组长及部分居民组成的一支救助队伍。
下午16时许,洪水开始淹没河岸码头,杨英带领社区专职副书记向棱浩、社区副主任付宏、社区专干蒋海灵等人来到水上人家,在看到码头上建筑材料基本装车上岸后,心里感到一丝安慰,但她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工地上还有其他人员未撤离。于是她趟过水池,试图回到建筑工地上观望,但水势凶猛,社区副主任付宏一把抓住杨英的手,试图阻止她上前。在听到岸边楼栋长胡元禄喊道“工地上人员早就撤离了”消息后,她才放下心。
下午17点,杨英电话召集相关人员在犁头嘴社区集合,将人员进行分工。此次救助队伍分为抢险、后勤、报道等约20人集体组,同时他们也肩负着24小时值守命令,时刻观察辖区危房及四个地点水情变化。
下午18点22分,在接到居民反映宋家巷6号窨子屋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的情况后,杨英立马放下手中盒饭,朝宋家巷方向跑去。在现场,她察看到房屋雨水侵泡,墙体开裂严重,并且还有一位独居老人吴淑芳仍在此居住情景。她立刻联系到吴老侄子,并做好转移工作。最后决定于当晚19时将吴老搬离此栋窨子屋。顺利转移出后,杨英派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送上棉被、衣物等生活用品。吴老侄子也表示“非常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并将老人接到身边赡养直至晚年。”
顽强奋战,她用坚守保护人民利益。
从29日晚19点开始,杨英和各值守人员一同用最宝贵的96个小时奋战在一线,她们一同吃饭,一同巡查,累了就在码头边憩息,足迹踏遍整个沅江路;他们身穿反光背心,手拿对讲机和手电筒,用“忠诚”保护着辖区居民人生和财产安全;夜晚巡查,透过灯光的照射,反光背心折射出的光亮成为夜晚沅江边的另一道风景线。
“王小建,你负责水上人家的水情察看。”
“蒋海灵,你负责岩码头的渔民安全,切忌让他们再次冲上渔船。”
“宋江华,你负责守护福街负一楼停泊的20多艘船只,有险情及时上报。”
“刘满妹,你在炮铺桥要注意河水倒灌已淹路面水情变化,有情况要立马上报。”
这是杨英在抗洪现场持续坚守奋战的第48个小时,也是她这两天六次安排工作挂在嘴边最多的话语。各位值守人员不松懈不松劲紧绷弦,坚守在岸边,确保万无一失。现住带子街的她已有两天两夜没回家了,身上的白衬衫也染了不少黄色淤泥,汗水浸透了全身……
7月1日晚21点多,杨英带领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在排查过程中她发现,塘冲18号袁凤池家屋后有一处地质险情,后山水泥路面下沉10公分且长度约6米左右,再加上杂草丛生土质疏松,极有可能垮塌,情况十分危急。她现场要求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将袁凤池一家三口转移到佳佳宾馆内进行临时性居住。在随后排查走访中,杨英也对30日晚走访的财神巷25号、北辰宫9号、宋家巷6号、康乐门10号进行回视,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点居民已全部撤出。当她回到社区已是深夜11点半,坐在长凳上的她似乎感到一丝疲惫。一名基层书记的一天,她将“坚守”诠释出最具党员战斗力的先锋模范。
灾后重建,她单扛一面党员旗帜。
7月2日,洪江区水位已基本稳定退去。犁头嘴辖区受困居民得到了区工委办、区民政局、沅江路街道等部门的慰问。
上午10点左右,沅江路街道工委书记蒋湘洪同志及街道随行人员将消毒水、八宝粥、方便面等慰问物资和消毒用品送到社区。蒋书记现场作出指示:一是组织好支委、党员及居民组长一起参与到辖区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二是安排社区安监人员对辖区各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工作,切实做到人员及时转移,信息及时上报;三是做好受灾户的情绪稳定工作,坚强不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四是做好后期宣传报道,搜集基层党支部抗洪救灾个人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基层支部堡垒作用。
杨英在听取了蒋书记的意见后,她迅速召集人员在社区集合,并将工作部署到位。首先,她将社区其他4位支委委员及部分在家党员组成两个应急小组,对辖区打船冲、塘冲两个受灾淹没路面进行消毒;其次,她和社区专干蒋海灵带领安监员赶赴辖区每个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工作;最后,她还特意强调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受困居民及时送上食物和水。
下午15点,杨英联系到犁头嘴社区后盾单位区工委办,并希望能得到更多人力支援灾后清理工作。约半个小时后,工委办副主任欧光文、工委办副主任兼机关支部书记邓超、工委办工会主席邹永监及其他工作人员来到福街进行灾后路面清淤工作。本次有20余人参与路面清淤,他们分别对福街1至6栋商铺负一楼进行清扫。现场人员用消防水枪、铁铲、扫帚等工具将每个死角都清理的干干净净,很快一条整洁的路面展现在眼前,周围居民对此纷纷点赞。杨英说道:“我与你们同在,你们平安,我就放心。”与此同时,她还鼓励辖区居民及商铺店家重建家园信心,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
一位基层书记单扛先锋模范旗帜踏遍沅江大堤,杨英用一名共产党员先进性抒写出洪江最美故事。在同事眼中,她是敢挑担子、认真负责的“拼命娘子”,凡事冲锋在前;在群众眼中,她不怕麻烦,深受居民爱戴,是一位可依可靠的“最可爱的人”。
杨英在大雨中转移受灾居民
杨英在给灾后渔民发放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