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冬妹:大爱夕阳红
作者:冷水滩区妇联   来源:冷水滩区   发布时间:2017-07-12 09:27:59

艾冬妹,女,中共党员,67岁,高溪市镇易家桥村庙山院组村民。已是六十七岁的年龄她,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她还在镇敬老院悉心照顾着十多个年老体弱的老人,她的事迹传遍了十里八乡,村民们对她的义举无不称出大姆指。

悉心照顾生病的老伴

艾冬妹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生活的磨砺给予了她助人为乐的品性,在村里,她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和勤快人,并于2005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爱人的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和脑梗塞,艾冬妹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伴,后来老伴终因病情严重于2009年去世,但老人走得很安详。

克服困难进院做饭

高溪市镇易家桥敬老院成立于2008年,开始是由镇政府的干部家属在院里给老人们做饭的,后来因为年龄偏大而辞工了。敬老院一下子陷入无人做饭的尴尬境地。2013年6月,艾冬妹听说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不计报酬,愿意给院里的老人做饭。其实,艾冬妹到敬老院工作还是有很多的困难的,她家离敬老院有一公里的路程,天气好的时候,倒没什么事,如果遇到刮风下雨,每天数次往返,也并不那么容易。并且,院里不包她自己的伙食,她给老人们做了饭后还要自己回家另外再做,她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到院里,做完早餐后回家,上午十点半又要赶到院里做中饭,下午四点半又要到院里搞晚餐,一天来来回回六趟。同时她还要照顾一个六岁的孙子,孙子白天在学校里读书,晚上她还要操劳着将孙子安顿好。敬老院虽然有煤炉子,但是煤炉子做菜的份量太少,不能满足那么多老人的需要,再说煤炉煮出来的菜也不太好吃,她就另外打了一个柴火灶。柴火做出来的菜香甜可口,但是她一个人又要烧火又要做菜,其实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到了炎热的夏天,烟熏火燎,忙前忙后,不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做饭之余,她还要到外面去砍柴,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只要天气好,她每天都要去山上去砍一些柴禾挑回来,这对于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她不计较这些,从不言苦,从不言累,每天总是乐呵呵的。

大爱无私助老人

易家桥敬老院里大部分都是一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年纪大的有八十多岁,小的也有六十多岁。由于年事已高,大部分老人的身体都比较差,艾冬妹又充当起了义务护理员的角色。她将老人当亲人,为每一个老人做好服务。不管哪个不舒服了,她都主动去请医问药,细心照料,直到老人痊愈为止。院里有个75岁的老人,不小心摔了一下,坐在轮椅上不能行走,艾冬妹每天义务服侍他大小便,她自己掏钱买来排骨炖好汤给他补充营养,还从家里拿来土鸡蛋煮好了给他吃。遇上老人们头疼脑热、感冒咳嗽了,她总是主动到镇卫生院去帮老人们拿药,如果医生开的是中药,她就守着煎好了端给他们服用。老人们如果行动不便,还总是主动给他们洗衣服。虽然每天做着的都是些毫不起眼的小事,但长年累月做下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院里的十七八个老人,每一个人都得过她的帮助和照顾,每一个人都对她发自内心的交口称赞。

以院为家不言悔

在敬老院,艾冬妹的身份其实就是位临时工,但她还是将院当成了家,她把所有休闲的时间都用到了院里,想方设法为老人们改善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敬老院里有两亩闲土,一直没有人耕种,她从家里拿来锄头,将土翻挖一遍,烧点火灰,买来种子,种了不少蔬菜,蔬菜们也格外听话,长势也是相当好,豆角成林,南瓜牵藤,让人好不喜爱。自己栽出来的青菜,既安全又好吃。她还向院里提出建议,建了一个沼气池,用沼气烧开水,煮饭,既干净卫生,又方便快捷。她还从家里孵了一窝小鸡,用碎米精心饲养,长大后给老人们改善伙食;她还发动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养兔子养猪,为的是改善老人们的生活。

艾冬妹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共产党员,她有着崇高的情怀,她常年累月做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无怨无悔地付出,默默无闻地奉献,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