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大坪塘乡蒋桐菊孝老爱亲好榜样
作者:新田县妇联成菲      发布时间:2017-06-28 22:07:38

他们是父母心中懂得感恩、孝顺体贴的好儿女;他们是乡邻心目中尊老爱幼、孝老助孤的大善人;他们是儿子眼中言传身教、道德传家的好父母;他们是大伙眼里勤俭持家、保护环境的好榜样……他们就是住在社湾村大山脚下的蒋桐菊一家人。

蒋桐菊同志,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婚入大坪塘乡社湾村,现任村委妇女主任、计生专干。进入村委会十余载,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村民谋办实事,谋实利,每年都被乡里评为优秀工作者,并多次获得县级、省级嘉奖。丈夫张跃进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今年59岁,在大坪塘乡、村担任小学教师40年,多次放弃进入县城工作的机会,毅然留守乡村小学,其教学水平突出,所带班级综合成绩每年都排在全乡前列,他是乡里学校攻坚克难的一块好砖,哪个村校成绩差就往哪里搬。家里还有一位年老母亲和一个26岁独子,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不辞劳苦尽孝心——照顾瘫痪老人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蒋桐菊在87年嫁入张家时,家里十分贫穷,经常借米做饭吃,95年公公便去世,独留陈姓婆婆。他们一家子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打理好家里的杂货店,还需要照顾好年纪越来越大的母亲。老人由于长期的操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差,在2000年以后手开始出现不自觉抖动,经多方求医,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病,无法彻底治愈,只能用药物维持,而后手越来越不灵便,渐渐失去了部分自理能力。他们虽然事情繁多,但是一直主动的帮婆婆穿衣、洗漱,打理得十分的清洁。在他们心里: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

现在老人已年近八十,帕金森病症越来越严重,在2008年以后腿脚也越来越不灵便,最后长期卧病在床,不能下地行走。他们一直尽心孝顺,为母亲做“特殊饭”,并悉心喂她,定时为母亲洗澡搓背,清洗被褥。而且母亲年纪越来越大,内分泌也开始紊乱,每天晚上都需要起来数次服侍母亲大小便,而白天的工作还有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还需要操持,一家子常年处于睡眠不足状态,然而却从没有从他们口中听到一句怨言。在老人的卧室,不但干净整洁,还放着各种水果,老人虽然年事已高,食量却一直不错,蒋桐菊非常有耐心,常为老人削苹果,剥香蕉。长期卧床的人,有时候心情比较烦躁、容易动怒,为了排解婆婆的孤独,她有时间就陪婆婆说说话,拉拉家常,说说邻里乡亲的趣事,谈谈亲朋好友的情况。在她的悉心照顾之下,老人气色一直不错。邻里看见无不夸赞,连老人自己也觉得有个好儿媳。在他们的带领下,其他兄弟姐妹都十分孝顺,逢年过节都回来看望老人,使得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二、不带私心送关爱——构建温暖之家

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就永远只是小爱,可是蒋桐菊一家人却一直无私的帮助邻里,关爱乡亲,成就这样一种大爱。

社湾村有这样一个留守儿童,小依娜,其爷爷患轻微的精神病,奶奶有听力障碍,母亲生下她不久后就出走丢失,而其父为了养家不得不去外地打工,年末才能有机会回家。小依娜家境贫寒,住的土砖石块房,家里几乎都从来没有给她买过一件新衣服,难得吃到肉类食品。自从他们了解到小依娜的情况后,就十分关注小依娜的成长。小依娜吃不好,就经常叫到家里来吃;穿不暖,就给小依娜买衣送鞋,还经常给小依娜洗脸洗澡,六、七年如一日。他们不但在生活方面给于了小依娜帮助,并且还十分注意对小依娜的教导,而小依娜也表现出来比别家孩子更高的悟性,年纪虽小也懂得了很多。“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伯伯一家”小依娜曾说。而蒋桐菊一家呢,他们只是希望小依娜能健康快乐的长大,爱护小依娜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作为村里的妇委会主任,蒋桐菊多年来面对面,心贴心的为村民服务,与该村的妇女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家庭、婚姻、生活上遇到什么难题,都愿意与她说,只要力所能及的事都是千方百计地为她们做,只要她出面,矛盾总能和谐的解决。近几年,村里建设新农村需要占用村民的土地,四组村民张垂生家里有块200多平方米的土地,始终不肯出让,通过蒋桐菊多次到他家里做工作,多次跟他讲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终于同意把土地出让用于村里新农村建设。村里有山体滑坡,需要村民们迁移,对于不肯迁移的,她就挨家挨户的做工作,从来不嫌苦,不嫌累,直到他们同意为止。

三、不嫌贫困创和睦——打造温馨家庭

他们说:“一个生命的意义,在于能尽最大的努力给于他人,只要你学会善待别人,那么就是最大程度的爱自己、尊重自己。”

蒋桐菊嫁入社湾张家的时候,家境贫寒,家里一穷二白,并且在87年家庭还背负一千多的债务,对那个时候的农村家庭来说,可以说是巨额的欠款,可是出生条件相对较好的她却从未有过不满和怨言。结婚以后,他们努力的做好各种工作与家务,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生活情况慢慢的好转。那个时候,张家四兄妹中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读书,分别上的电大和师专,尽管家庭贫困,他们主动按期资助弟弟妹妹上学,经常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

他们带头修路,建垃圾处理点,他们主动关心帮助乡邻解决困难……他们可能说不完整孝道的内涵,也讲不明白爱的意义,但是在他们生命点点滴滴的坚守中,他们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睦邻友好的传统精神根植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村内外,感染了万千家庭。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