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霞:贫不失志,独自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作者:新宁县妇联      发布时间:2017-06-17 22:52:16

“要脱贫致富,首先自己要坚定信念,绝不向困难低头,国家政策不扶持你,你还不是要生活,”这是记者去清江桥乡田家村采访贫困户陈海霞说的第一句话。一进院子,就看到一层三间水泥土坯房和一排长长的鸡舍,房屋四周全是绿油油的脐橙树,结满了果实,院里鸡、鸭欢快地啾啾叫着。

陈海霞,女,38岁,1979年11月出生,个头不高,做事干练,说话响亮。本应该她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一家四口,虽然生活艰苦倒也充满了欢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5年5月,丈夫因出车祸去世,给这个欢乐的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绝境与悲伤。在她还没有走出失去丈夫的痛苦时,2016年7月,父亲因患肺癌去世,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用光了所用的积蓄,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但最终也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父亲弥留之际,弟弟从广东回来照顾爸爸却从楼面上摔了下来,大腿骨折,又拖累了海霞。接连不幸的灾难对陈海霞打击很大,陈海霞想到了一死了之,想到了远走高飞,但她一想到自己年幼的儿子,正在就读高中的女儿,还有体弱多病的婆婆时,她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埋藏在心底,把所有的泪水和苦都往自己肚子里咽。

每当夜晚,仰望星空,想起曾经自己与丈夫许下的爱情誓言,她一次又一次的落泪。现如今,她与丈夫天各一方,独自用瘦小的身躯,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成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帮助丈夫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耕田种地,养家糊口,培养教育子女上学。贫苦家庭的孩子早懂事,让陈海霞最欣慰的事,女儿田慧,学习很用心,成绩优异,现就读于新宁三中学校,因父亲车祸去世,与新宁一中学校成绩差一分失之交臂,儿子田豪就读于新宁黄龙小学,调皮任性,虽然成绩一般,但可爱懂事,很热爱集体,能坚持上学认真听讲。他只愿望快点长大,好去挣钱,让妈妈过的轻松些,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看到这一对乖巧的儿女,陈海霞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常常告诫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培养他们上大学,培养他们要立志成才。她还是一个孝顺的媳妇,丈夫走了,她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面对记者,婆婆一个劲的夸媳妇对自己的好。

命运的不济,生活的艰辛,更加激发陈海霞抗争命运的勇气和意志,陈海霞没有向命运低头,也不甘于贫困,作为贫困户,她没有“等、靠、要”,而是迎难而上,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命运。她不但没有让子女退学。而且还树立培养子女上大学的理想!她坚信只要自己肯吃苦,不怕累,付出就会有收获。记者了解到,她一个人种植水稻两亩多田地,种植玉米5多亩,种植脐橙十亩多,由于部分脐橙树老化,脐橙每年的收入只有1到2万多元。去年来,她一个人独自开荒新扩脐橙600株,陈海霞从未向村组织及上级提出过困难和要求,一个人任劳任怨,从不向任何人诉苦、诉累。每年子女上学学费需要近2万元时,陈海霞在整理好自己田地、果木的同时,她还要打临工,帮助别人修剪树苗,搬砖搅水泥,挣钱补贴家用。

新宁县委统战部驻田家村精准扶贫工作组二年来把陈海霞作为了重点帮扶对象,鼓励她树立信心,对她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示赞赏,帮助她协调落实产业帮扶、教育脱贫政策。村里把她家列入社会保障兜底摸底对象,统战部也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她家暂时的困难予以支持。陈海霞在得到大家的帮助时,激动的热泪盈眶,并教育告诉孩子,记住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将来你们长大了也要尽力帮助他人。

陈海霞虽然与丈夫天各一方,独自撑起一个温暖的家;虽然前面的路依然很艰辛,但她有着坚强的意志;虽然灾难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情的打击,但人间有真爱;我坚信陈海霞不会屈服,不会低头,她会用行动撑起一个温暖的家。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38岁的陈海霞虽然家庭的灾难给她带来了无情的打击,但她却没有向灾难低头,对生活充满信心、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不要,积极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用她的话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干部的帮扶主要是起引导作用,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勤劳苦干,不要光想着依靠国家依靠别人。”在我县,有陈海霞这样经历的人不多,但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有很多,希望大家在脱贫道路上积极主动发力,早日实现脱贫。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