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已解 红心未褪——记双峰县沙塘乡“最美老兵”李利军
作者:彭东风      发布时间:2017-05-22 14:58:19

李利军,男,双峰县沙塘乡石源村大园组人,现任石源村村主任。作为返乡老兵,李利军始终牢记部队教诲,全身心投入家乡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多次荣获沙塘乡优秀村干部、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16年被双峰县委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心系家乡返乡创业

1990年11月,李利军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屡获嘉奖,1994年7月光荣入党,同年12月退伍。1995年至1999年,李利军在娄底地委保卫科经警队工作,期间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多次被评为优秀队员。因为他的出色表现,朋友开的企业抛来了橄榄枝,高薪邀他前往工作。但李利军深知家乡贫困,亟需创业力量的推动,于是毅然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回到沙塘开始了“七彩山鸡”特种养殖的道路。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李利军夙兴夜寐,到处奔波,攻克养殖技术难题,寻找销售渠道,终于成功打开了市场。

虽然创业艰难,但面对乡亲,李利军却绝不吝啬。凡是对“七彩山鸡”特殊养殖感兴趣的,只要前来咨询,李利军无不倾囊以授;有想一起从事这个事业的,李利军不仅在技术上给予充分帮助,还主动分享市场渠道。李利军的拳拳厚意,获得家乡父老的一致赞扬。2002年,他被推选为水源村支委和村委成员。

忠诚从政无悔奉献

农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李利军“新官上任”,一切都要从头学,更是忙得前脚踢后脚。为了跟上工作,为村民提供最好的服务,李利军一刻不停,积极学习党对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农村工作的知识,同时他笃信“勤能补拙”的朴实真理,时常走家串户,深入群众家了解情况,对症下药,提供帮助。李利军的尽职,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可。2008年,他被选为水源村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16年6月,水源村与石桥村合并为石源村,他再度被选为村主任。

2008年李利军上任水源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后,着力抓好班子建设,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保证阳光运行,接受群众监督,兴办了系列民生实事:积极向上级争资争项,完成了村级主道扩宽硬化,组级公路硬化采取村民自筹,村投入硬化率达到95%;完成了村内山塘塘堤加固硬化十余口;完成了新增安装变压器一台;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村级活动中心建设;加大环境卫生整建,创建了“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示范村。

“村官难当,但责任重大。帮助村民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是村官必须履行的义务!”李利军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军人出身的他,不擅华丽的言辞,却稳稳抓住了工作的重心。

不忘本色助困济危

为了村民的生活,李利军为自己的工作划定了一个重点:关注民生,排忧解难。推进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关注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关心“五保”对象、残疾人和特困群众。稳定农村新医合、新农保工作,增强村民因病致贫风险能力,减少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积极急取危改房和落实易地搬迁扶贫,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及时调处和化解矛盾。李利军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石源村的新农村风貌日益美丽。

作为退伍老兵,李利军对国防有深厚的感情。每次国家征兵,他都亲力亲为,物色人选,思想动员,不遗余力地把最优秀的青年送到部队。对部队复退军人,李利军也非常关心,时常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尽可能地给予帮助照顾。石源村复退军人肖再田,孤身一人,体弱多病,李利军奔前跑后,帮他落实了待遇,解决了基本生活的困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利军为了干好村工作全力以赴,将照顾双目失明且中风瘫痪的父亲和患有严重肾积水母亲的重任,全部交给了弟媳王述花。为人子、为人夫,李利军长怀愧疚,却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军人本色。尽管戎装换成了便装,但李利军始终用行动证明着,他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优秀子弟兵!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