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辰溪县城1公里外的桐湾溪村,一排排蔬菜大棚建在路边,经常有来自县城各大超市的运输车辆,源源不断地将一件件无公害蔬菜瓜果运向百姓的餐桌。这是龚玉娥带领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并打开名气和销路的成果。
桐湾溪村处在城乡结合部,种植蔬菜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以前,龚玉娥也和其他村民一样,种植敞地蔬菜,产量低还卖不出好价钱。2008年,龚玉娥竞选上了村妇女主任,她感受到了村民赋予的责任,开始站在全村的高度思考如何带领村民奔小康。
经过细致周密的考察,龚玉娥选择了大棚蔬菜项目,并且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种植无农药残留、健康的绿色蔬菜。龚玉娥用自己做试验,率先在自家的10亩地里建了10个大棚,种植茄子、辣椒、丝瓜、长豆角、西红柿等蔬菜。种植大棚蔬菜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她边种植边摸索,精心地侍弄这些希望的绿色。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的过程,品尝了多少次失败的滋味,大棚菜终于获得成功,并成了县城各大超市的抢手货,每年产生五、六万元的收益。
大棚种植见效后,村民们纷纷效仿。龚玉娥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倾力引导村民创业奔小康。她不仅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倾囊相授,还千方百计解决大棚菜销路问题,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2011年前后,部分村民已经在龚玉娥的带领下通过种植大棚蔬菜改善了生活。村民刘明力却一直在观望,他担心大棚成本和技术要求太高,万一失败了将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龚玉娥免费将种子送到刘明力家中,并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最终说服了他。如今,拥有十多个大棚的刘明力摘掉了穷帽子。
“龚主任,我从你家地里摘点辣椒好吧?”龚玉娥正带着记者在大棚里参观,村民陈金秀就来摘辣椒,并向记者夸起了龚玉娥,“我地里菜都被超市收走了,要做晚饭了才发现家里没有辣椒。现在蔬菜销路相当好!佳惠、福满家这些大超市每天早上都要来村里收菜。龚主任带我们搞大棚菜,在村里工作也搞得好,人又和气,大家都服她。”
如今,桐湾溪村与县城各大超市及连锁店签订了购销合同,销路不成问题,村民收入有了可靠保障。目前,全村大棚菜种植面积近300亩,种植户200多户,大户年收入十多万元,少的也有二、三万元,绝大部分村民盖起了小洋楼,过上了小康生活。
多年来,龚玉娥做活土地文章,打破传统种植方式,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走科技致富之路。在此过程中,龚玉娥还深刻体会到,一家致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幸福,党员干部应当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016年,龚玉娥家庭获得辰溪县首届“五好家庭”荣誉称号,奖励现金一万元。拿着奖金,龚玉娥首先想到的就是村里的困难户、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她一户一户上门走访,用真情实意和真金白银温暖了困难群众。
“只有以身作则,并且真心实意为村民着想,大家才会信任我。现在不管是计生还是种植方面的问题,大家都会来咨询我。虽然感觉辛苦一点,但是很快乐,最起码我的价值体现出来了,这才是真正的荣誉。”龚玉娥说道。
龚玉娥表示,她将不忘本职工作,在做好计生工作、服务好村民的基础上,继续为村里的蔬菜打开销路,争取建立合作社,通过农家乐、电商等渠道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龚玉娥的菜地
发放计生资料
获得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