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银:32年坚守乡村学校
作者:屈泽清   来源:武陵源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7-03-07 15:58:46

IMG_4226.JPG

在武陵源区天子山街道,提起刘双银,家长们都会齐刷刷地竖起大拇指:好老师。

刘双银,1985年参加教育工作。32年来,一直工作在乡村学校。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坚守山区教育事业?是爱!是她对教育、对学生深深的爱。

作为一名教师,刘双银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她注重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三尺讲台上,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她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三十二年来,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年华奉献给学校,奉献给学生,她循循善诱地教诲学生,以无私的爱去滋润着每一位学生。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她舍得在“磨好课”上下功夫,在上好每一堂课上花力气。她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在深入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每一篇教案,尽可能上好每一节课。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白天,她认真上课,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重情感、重情趣,力求上生动、有趣的课;晚上,为了备好课,她找资料,画插图,做教具而费尽心机。为了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她精心设计练习,常常熬夜,即使病了也要坚持,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废寝忘食”这个词的含义。由于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都乐意学,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成绩优异。2012—2013学年,她担任一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在期末全区统一考试中,在农村学校平均分、优秀率等都是第一名。

作为一名教师,她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在教学中,她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她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她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学生们说,她们从刘老师的课中尝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此,她所带班级学生期末测试成绩总在全区名列前茅。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努力探索育人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育人方法。即围绕一个“勤”字,突出一个“爱”字,狠抓一个“严”字;“以爱心感人,以耐心育人,以闪光点转变人,以集体活动培养人”。

她总比学生起得早,睡得晚。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升国旗,打扫卫生,开联欢会,出操等集体活动。她时常告诫学生要自尊、自信、自强、自制、无私无欲,不慕富贵,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了自己崇高的人格,并时刻告诫自己要“慎独”。

她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疾苦,忧学生之忧,乐学生之乐。学生家里有了什么事,学生都愿意给她倾吐,让她出谋划策,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她是最值得信任和最有办法的人。她热心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如:她班石康斌同学,他父亲患尿毒症去世,母亲又离家出走,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更没人照顾,他面临着辍学,她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次到石康斌家做思想工作,劝他继续上学,平时在生活上给以帮助、学习上经常为他买些学习用品等。刘老师对公益事业非常热心。几年来,不论是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或是对贫困学生的损款,她不仅自己积极主动,而且还教育号召所教的学生捐款,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之忧。多年来她自己已经记不清为贫困学生捐过多少款,解决过多少学生的困难。

她虽然治班严谨,但班里并不是空气紧张,令人压抑,而是民主空气浓厚,学生一律平等。她班轰轰烈烈地开展“班级模式建设”,设置“我是小小班主任”岗位等,让班上的每位学生轮流上岗,当一回“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自己才能的平台,真正做到了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把管理的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学生自己竞选干部,自定班规,自我管理,让学生轮流当班长,轮流代理班主任,这不仅使每个学生有了锻炼的机会,而且也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

“对人好是做人的最好心得!”,这是刘双银的口头禅,也是她人格的真实写照。她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更影响了学校的全体教师。对前来请求帮助的老师,她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竭尽全力,无私地奉献自己。“做优秀教师要先学做人”,这是她的原则。作为老教师,对新教师,她更是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她的指导帮助下,像刘美华、向丽群等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成为业务骨干。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