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军地小学:文明之花灿烂开放
作者:刘飞   来源:武陵源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6-10-29 17:19:43

DSC_0008.JPG

武陵源区军地小学“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专项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DSC_1874.JPG

爱心扶助志愿者团队在索溪峪敬老院看望慰问孤残老人

DSC02064.JPG

保护索溪河 清捡垃圾

DSC_0420.JPG

观看禁毒展板

DSC_1279.JPG

清明节 祭扫贺龙元帅陵墓

DSC_1943.JPG

“我为特困学生献爱心”活动

武陵源区军地小学长期以来以创建文明校园为目标,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校园德育工作特色。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市级“提升文明素养”专项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市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市、全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禁毒工作先进单位”。

营造浓郁文明氛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3年9月下旬,张家界市教育局启动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专项活动,武陵源区军地小学积极响应,全员参与,按照“环境育人、监督促进、活动体验、表彰激励”的思路,大力开展“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做景区文明小公民”专项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10月9日,学校举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专项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全校学生集体承诺“告别陋习,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景区文明小公民!”,学校通过“文明礼仪在校园”“学会向老师问好”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 “德育之窗” 每日播音、校刊《龙虾花》每期“校园德育建设”栏目、班级文化墙黑板报、“文明礼仪 从我做起”班队活动、“经典浸润心灵”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宣传教育,营造浓郁的校园文明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让文明美德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家校长期监督管理 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过程。学校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专项教育活动与学校多年来推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研究表明,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因此,学校通过开展“向父母、老师学会问好21天”“学生自我保洁21天”等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学校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由少先大队文明礼仪监督岗每日对全校学生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课堂学习、环境卫生、纪律安全、三操就餐、升旗集会、上学回家、不在校吃零食、不追赶打闹等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出记录。一旦发现不文明礼貌、违纪违规的行为,就及时劝导制止,并扣班级分。

少先大队对全校各班学生的检查记录和扣班级分的情况,实行一日一公布、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表彰。在每年寒暑假,学校开展“文明与我同行”实践教育活动,会布置一些特殊的家庭作业。如:礼貌接待家里客,在外做客讲礼貌;每天做家务,为父母减负担;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枝折叶;保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讲究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严守交通规则,不乱窜马路;把游客当亲人,深入景区志愿服务。这些特殊的“寒暑假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家长负责监督,填写记录表和评分表,并写出评语。每学期开学初,各班班主任对这些特殊的家庭作业进行认真检查、总结评比,学校统一通报表彰。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锤炼学生文明素养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活动育人的理念,注重学生文明行为教育实践,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亲身体会,感同认知,自然提升文明素养。

学校成立“环保武陵源”生态文明志愿队,每学期开展“保护索溪河 清捡垃圾”、“深入景区,义务保洁”、“保护自然资源,防火从我做起”等生态环保活动;学校成立“红领巾导游”旅游服务志愿队,在每年寒暑假、黄金周开展“我把游客当亲人”活动。遇到游客热情打招呼,乐于给游客当小导游,帮助有困难的游客。

陈跃午、毛艳芳等同学给游客引路、帮游客就医,事迹突出,受到了《张家界日报》、《张家界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学校成立“送温暖、献爱心”志愿队,在平时周末和每年寒暑假,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压岁钱和零用钱,购买水果、饮料、猪肉等食品,前去索溪峪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捶背揉肩、聊家常、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等。这些志愿队的学生穿梭在校园,流动在社区,服务至景区,他们影响着自己的家长,影响着社会上的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学校还通过开展“清明节贺龙公园扫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参观“警营开放周”“学习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感恩从我做起”“文明礼仪周”“校园艺术节”“爱我家乡 保护大鲵”科普调查、“相约英雄梦”演讲比赛、“八个一打造书香园”等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这些具体生动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既感到充实快乐,又深受感染教育,道德情操自然升华。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学校长期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把学雷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和班队活动课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雷锋的事迹和精神。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光荣榜等形式,大力表扬好人好事,对做好事突出的学生和做好事的班级进行表彰和奖励。全校师生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情高涨,每年做大小好事数百件。

在每一次德育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都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奖励,激励促进学生不断提升文明素养。学校通过开展学生文明礼仪家庭调查,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促进。学校还开展了 “文明礼仪标兵”“文明卫生标兵”“十佳文明小公民”“身边的小雷锋”“资源节约好少年”和“文明班集体”等评选活动,大力张扬学生的先进性,传递优秀学生的正能量。学生在学校的不断肯定和鼓励中,行为表现越来越好,文明素养逐步提升。

在此次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专项活动中,由于学校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校师生的思想品质和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在景区处处开放,形成了全校师生“时时讲文明、处处做好事”的喜人局面。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