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刘祖平,是枫树维回乡大马山村六组村民,谈起她,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不约而同的说:“那个媳妇很能干,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妻子、好女儿、好妈妈。”这不仅是因为她在群众中口碑好,更主要的是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她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包括刘祖平及她的丈夫、女儿、孙儿和91岁高龄的老父亲。组建家庭的几十年来,他们夫妻相互关心扶持、关怀子女、孝敬老人、和睦邻里,一大家子相处融洽,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守护最真实的幸福。
夫妻恩爱,和谐维家。
夫妻恩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刘祖平于1977年与马先明结婚成为夫妻,育有两个女儿,丈夫是某国营单位的一名普通职工。为了让丈夫能安心踏实工作,刘祖平用她瘦弱的肩膀承担起全家的家务,在外种好自家的土地,保证全家的生活粮食,在内要照顾年迈的老父亲以及两个女儿的生活起居,她独自承担起家里所有的责任,将家里打理的仅仅有条,家人关系也相处十分融洽。
结婚几十年来,他们没有吵过架红过脸,在生活中总是相互照顾,遇到事情相互商量,点点滴滴的小事令他们间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2012年,丈夫外出遭遇车祸,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刘祖平当场懵了,但她又立即清醒过来,选择坚强面对事实。她强忍心中的悲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安顿好家中的老父,又安排好小孙子上学,然后直奔县医院照顾受伤的丈夫,喂饭、换药、按摩、端尿,她都亲力亲为,闲下来就跟丈夫讲讲村里的新鲜事,鼓励丈夫早日好起来。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一个多月后丈夫伤势好转,搬回家疗养。
尊老爱幼、关爱社会
一走进刘祖平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是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足可以见得这家女主人是个懂得生活,细心耐心的人。
刘祖平系家中独生女,父亲刘佑成生于1925年1月,已是91岁高龄,加上双目失明、大小便失禁,日常生活根本没有任何自理能力,洗澡、穿衣、吃饭、睡觉都要刘祖平一手伺候,刘祖平对父亲不离不弃,伺候起来没有半句怨言,她常说只要父亲舒服,自己累点没关系,这也是我作为女儿的责任和义务。看着父亲坐木椅子不舒服,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一针一线亲手缝制一个柔软的坐垫,给老父亲坐上;老人一有任何的不舒服,她都会立刻请医生来看;老人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有时候年幼的小孙子想吃一点,她都是好话哄着……有时候父亲清醒过来会心疼女儿,让她不要这么累,刘祖平听着热泪盈满眶,暗暗决心要给老父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有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不仅对待长辈耐心,刘祖平对孩子也是呵护有加、言传身教。刘祖平生育了两个女儿,都是她一手带大,在孩子们眼中,她们的妈妈是一个善良、勤劳、热心、孝顺的女人,她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孩子们,教育她们孝敬老人、关心家人、和睦邻里。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家庭负担又重,但她坚持让孩子上学,教育她们多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刘祖平是原黎家坡连续几届的乡人大代表,真心待人是她的处世态度。平日里,夫妻俩特别乐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哪家有个大事小事,都有他们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用一腔热情为他人解决实际的困难,对村里各项公益事业,也会主动的投工投劳,以身作则。夫妻俩对于村里的贫困家庭户也常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崇尚科学,勤俭持家
刘祖平一家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她和丈夫一直坚持一种理念: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循环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等可降解的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滴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他们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离不开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千年修来的缘份。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