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像春暖花开,有一种爱像月光洒满心怀。二十八年来,一位名叫汪海岩的共产党人将她最美丽的青春和满腔挚爱,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她追求卓越,潜心一线,年年担任高三把关教师,教学成绩蜚然,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曾荣获湖南省中学政治课比武一等奖,2013年被评为娄底市师德标兵。她爱生如子,对每个学生都倾注了所有的耐心,每个孩子都能从她身上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师爱的光辉。她爱岗敬业、敢于担当,重伤不下火线,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资助贫困学子、关爱孤寡老人,她那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
走进汪海岩的家,这套简朴又不失整洁的房子,显示出这个教师家庭的清贫,汪海岩的女儿说“她不是一个好妈妈,这个妈妈只记得别人的孩子!”在女儿的记忆中,妈妈总是早出晚归,顾不上家,顾不上家不说,妈妈还把家中所有的积蓄都拿去资助她的学生。女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个个穿得漂漂亮亮的出门儿,自己却一年四季穿着一身校服,感觉很委屈, 妈妈安慰女儿说“孩子,朴素点儿好,咱们拿打扮省下的钱去帮助别人,你不觉得更有心灵美吗?”多年来,受汪海岩资助的贫困学生达50多个,资助金额达40多万。
胡三明是一个家境穷困的孩子,2003年读高一,刚进到汪海岩的班上,成绩并不突出,汪海岩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冬天只穿一件薄薄的单衣,校服钱也交不起,了解到他是一个孤儿后,汪海岩便决定要帮助他,每个月资助胡三明400元生活费,一直资助到他研究生毕业,到高三时,汪海岩又帮他一次性还清拖欠的5000元学费,还不定期为他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在汪海岩的心目中,这个学生已不仅仅是她的学生,更是她的孩子,她要尽自己所能,让这个苦孩子拥有同龄人一样的生活,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2006年,在“妈妈”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下,胡三明考上了中山大学。这一年,受到汪海岩资助的谢海玲、李毛兰、曹丽萍等学生也考上了重点大学。也是在这几年,汪海岩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系列困难:丈夫因病离职、女儿考上北京农大需要高昂学费,母亲突发脑梗塞,而她带着三个毕业班政治教学和一个班主任的重担,面对重重困难,她没有向组织提要求,而是迎难而上,努力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2年,她带的高考文科班中,王笑晴考上了香港大学,张玺考上了北京大学。
2009年5月,汪海岩不慎患上急性肾炎,家人和同事都催促她住院,她吃点药没上心,直到有一天晕倒在讲台上,医生警告她必须住院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无奈,她只好办了住院手续,可她没在医院呆过一整天,她跟配班老师主动调好课,请求医生和护士配合,每天拔掉针头就去上课,住院期间,硬是没落下一堂课,同事们笑称她为“铁娘子”,她说:“耽误学生一堂课,可能会毁了他的一辈子,责任重大,不敢懈怠啊!”
汪海岩所住的社区有一个空巢老人,她觉得老人太孤单,于是经常去陪老人说说话,解解闷儿,帮老人买菜做饭,以至于老人经常主动问她下次什么时候来家里坐坐。汪海岩每年都要带学生去潘桥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捐赠衣物和生活用品,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和身边的人。
这就是汪海岩,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她把别人放在心里,把责任看作天,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她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像她那样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