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记者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桃江县松木塘镇三节塘村。这里地势偏远、经济落后,是有名的贫困村。而文晓燕就是从大山第一个成功走向国际舞台的孩子,她凭着能吃苦、敢拼搏的精神成功展翅。此时文晓燕家周围已经贴满了村上送来的祝贺横幅,文晓燕父母脸上挂满了笑容忙着招呼前来道贺的村民。走进文晓燕家,一眼就看到她曾经比赛获得的奖牌和奖状,墙上还贴着她和家人的合影。
三天前,文晓燕在里约残奥会上斩获两金一银,两次打破世界纪录,为祖国和家乡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金灿灿的成绩单。9月1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个举国团圆的日子里,远在异国的文晓燕给国人送上了最好的节日祝福。中国队在湖南文晓燕、陈君飞、蒋芬芬三位运动员参赛的里约残奥会田径女子T35-38级4x100米接力比赛中再获一金,并以50秒81的成绩打破该级别世界纪录。在文晓燕家里,一片欢乐喜庆,她的父母、亲友聚在一起,“揪着心”看完了比赛,共同庆贺夺冠。这个长辈眼中非常坚毅的小女孩,七年磨一剑,让亿万国人心潮澎湃。
文晓燕今年19岁,是名肢残运动员。她从小就展露出运动天赋,曾是桃江一中高三的体育特长生。在省体育馆接受了半年的特训后,代表湖南队参加了2015年9月10日至20日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夺得三金一铜的优异战绩(200米和400米赛金牌、4×100米赛团体金牌、个人100米赛铜牌)。在200米和4×100米赛中破世界记录、400米赛中破全国记录。
谈起晓燕的成长经历,文妈妈笑中带泪。文清查两口子常年在外打工,文晓燕和弟弟由年迈的奶奶抚养。这样的环境塑造了晓燕独立自主的个性,练就了她坚韧不拔的品格。文晓燕从小就展现出对体育的热爱与执着,并且在跳远方面有着一定的天赋。训练场上她从不偷懒,教室里她勤学文化。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的她,十分体谅父母在外务工的辛苦,即使在训练中受了伤她都硬着头皮挺下去,在与母亲的通话中从不言累。
“有一次训练完,她同学指着她的脚说:‘文晓燕,你的脚怎么流血了!’原来是训练时刮伤了脚,她过于投入就没有察觉到。”奶奶回想起晓燕当年训练的场景,心疼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晓燕小学的时候就活泼开朗,身为班长的她,特别乐于助人。”符老师提及晓燕连连称赞。
文晓燕的成功离不开身边人对她的关爱与支持,更多的是来自她内心深处对体育的热爱与执着,是这一份坚持让她克服困难,展翅高飞。
谈起晓燕的成长经历,文妈妈笑中带泪
文晓燕家门口挂满了乡亲们送来的祝贺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