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烦,医术高,找何医生看病安心又暖心。”在桂阳县,只要找过何永红给孩子看病的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这样夸赞一番。今年39岁的何永红于1999年7月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一心扑在医疗卫生事业上,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医生成长为儿科主治医师,并出任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前不久,何永红被县卫生系统评为“最美医生”。笔者近日采访了这位年富力强、医术精湛的儿科医生。
家属的“热线电话”
儿科病人量大、医师紧缺,作为科主任的何永红几乎没有休假,坚持在查房后再到门诊坐诊,每天门诊病人都在40人以上。即使这样,对待病人何永红还是一样热情。给病人看病时,何永红习惯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病人家长,随时解答家长的咨询。每天接到家长的咨询电话多达几十个,可他从没表现出厌烦情绪。他有时还主动给看病的孩子父母打电话,随访孩子的情况。
“患者家属相信我,我就是他们的朋友和家庭医生。”何永红说,“我的手机号码就是家长的‘热线电话’,随时欢迎来电”。把病人和家属当朋友,病人和家属就把何永红当成亲人!
今年4月,在东北工作的桂阳老乡房彩胜带家人回乡探亲,9个月大的小孩反复发热、咳嗽,气喘病情严重,家长焦急万分。何永红耐心认真地向家长讲解治疗方案、风险及应对的措施,让家长吃了颗定心丸。经过几天精心治疗,患者顺利治愈出院。孩子的父母带着红包和锦旗来感谢,何永红说:“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锦旗可以收下,红包请您拿走。”家长感动不已。
“何主任,让我孙子再留在医院几天吧,行吗?”今年3月,一名家属竟然拉着何永红的手恳求让其孙子继续住院。原来,这个只有1岁的小宝宝辗转于市儿童医院和县某医院,反复住院治疗20余天,花费近2万元却不见好转,在好心人的建议下找到何永红,转到县妇幼保健院治疗。通过10天左右的精心治疗,小孩病情得到控制,准予出院。奶奶却不愿意出院,因为她已把何永红当成了依靠和亲人,担心孙子病情复发。后来在何永红的再三劝说下才答应出院。
一次插管成功
“何永红不仅是医院气管插管抢救病危新生儿一次插管成功的极少数医生之一,而且还创下了我县29周1kg极低体重早产儿抢救成功的纪录。”县妇幼保健院的一名负责人说。何永红爱岗敬业,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业界和患者的广泛好评点赞。
从医以来,何永红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了解国内外医学技术发展动态、专业发展水平、主攻方向,及时更新知识和优化知识结构。曾先后在郴州市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进修学习1年和半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小儿哮喘及过敏疾病方面的治疗。在省级杂志发表儿科论文《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异丙拖溴胺溶液雾化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等。2014年,在迎接省儿童规范化门诊合格县的检查中,何永红负责的县儿童保健中心的工作受到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好评。
当好科室带头人
何永红担任科主任后,大胆创新改革,不断建立健全儿童保健中心医生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临床病例讨论制度等,推行“病人自由选择医生”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开展以“四无一优”(即无红包、无重大差错、无责任纠纷、无责任事故,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卫生行业活动,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侵犯病人家属利益,经过申告和医院批准,实行待岗或下岗。在每间病房和公共病区设立病人意见本,广泛听取意见,及时收集、反馈、分析、采纳意见,对表扬次数多的医护人员进行表彰,对批评意见经核实后对相应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
为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科室绩效分配上实行“按劳、按绩、按技、综合考核”的分配形式,避免平均化吃大锅饭;对护士实行“按能、按技、按绩”排班和取酬,同时训练一批高素质的穿刺能手,在科内树标兵创典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同时规范处方管理,杜绝小病大医、乱开大处方现象,切实降低医疗收费。对个别项目和特困病人实行减免与帮扶。同时每月对责任差错和服务投诉对象进行通报和重罚,坚决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从医16年,何永红凭着不懈的追求与精湛的医术,默默充当着孩子们生命健康的“守护神”,他先后6次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科主任”,儿科被县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和“芙蓉标兵岗”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