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三个回归 ”构建少先队文化体系
作者:屈泽清   来源:武陵源区妇联   发布时间:2016-08-05 07:26:04

武陵源区天子山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始建于1951年。建校64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授仁孝廉义道修琴棋书画身”的校训,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形成教风端正、学风扎实、校风淳朴的鲜明办学特色。大队目前有少先队员129名,中队6支,中队辅导员6名,校外辅导员2名,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上传教育资源先进单位”“省文明美德学校”“张家界市绿色学校”“张家界市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殊荣。

学校积极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三个回归”构建少先队文化体系,为未成年人成保驾护航。

加强组织教育,让队员光荣感“回归”

学习队章重趣味。依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的要求,有层次地引导少先队员系统学习队章。国旗下讲故事多创编和演讲队章故事,值周老师带领队员们理解队名,讲革命先驱、时代先锋的故事;学习队礼含义,讲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的故事;唱队歌,讲队史故事;理解红领巾的象征意义,讲少年英雄的故事等等,善于把少先队组织意识教育的“大道理”转化为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的儿童化的“小故事”,让队员从中受到教育与激励。

规范仪式强感染。每周星期一,师生肃立在鲜艳的国旗下,唱响庄严的国歌,聆听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接受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激昂雄壮的队歌、催人奋进的鼓号、星星火炬的队旗、坚定宏亮的呼号,熏陶着队员的政治理想,萌发着队员们的政治信仰。促使其认同少先队礼仪所传达的价值和意义。

创先争优学榜样。一方面开展“清明祭扫先烈”、观看爱过电影、阅读抗战书籍、学习队章队史等主题活动,学习榜样,接受党团队衔接的教育。另一方面假期实践活动开展“他们曾经是少先队员”的调查,结合队章和队史的学习,要让少先队员人人了解少年英雄,学习当代优秀少先队员的先进事迹,同时建优秀队集体,增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可、热爱、尽责。并将评选优秀树立榜样坚持形成制度,强化少先队工作的正能量。

岗位锻炼让我上。少先队实行少先队小干部轮换制,国旗下讲话、小雏鹰广播站播音员的选拔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一至六年级侧重点不同,一二年级侧重家务劳动;三四年级侧重服务小岗位的锻炼(如:志愿者服务活动);五六年级侧重管理中队宣传阵地并参与阵地管理、资料整理。使队员人人都有服务锻炼的平台,让队员人人都有锻炼、出彩的机会。

团队关爱最温暖。从队员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大力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活动,培养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持久开展“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自护自救”等活动,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开展“直面自己的内心”“五自”、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伴我成长”等活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特别关注“留守少年儿童”、残疾少年儿童,加大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服务力度……使广大队员感受到“少先队就是我们自己可爱的组织、温暖的家”,增强组织归属感。

增强课程建设,让主人翁意识“回归”

制定少先队活动课实施方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年级段制定了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低年级课程要求队员了解队章的基础知识,懂得加入少先队的意义,培养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的情感。中年级要求队员了解少先队的性质和光荣的历史,激发为着理想勇敢前进的情感,增进组织的使命感。小学高年级要求队员了解优秀党组织、团组织,增强队员的组织观念,提高党团队组织相衔接的认识,促进少先队集体建设。学校大队部通过学习队章、礼仪感染、岗位锻炼、学习榜样、团队关爱等常规课程的开展,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规范少先队活动课程模式。“一日一体验”:每天安排不同的活动,如周一读书写字日,让学生感受体验写字的快乐。“一周一队课”: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一节少先队活动课,时间安排在星期一下午第三节,专课专用,有力的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展。“一月一主题”:如三月服务节学雷锋,争当小小服务星。学校制定《少先队活动计划》,加强对少先队活动课的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加大对中队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和规范了主题队会的程序和仪式。加强制度建设和活动方案的设计,注意资料的积累。每次活动前都做到活动前有方案,活动后有反思有新闻报道,及时写出总结性材料,做好宣传。

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的业务培训。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组织老师们在业务学习期间,对指导纲要和分年级活动建议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解读,对工作开展进行具体的指导。学校还向每个中队辅导员印发指导纲要和分年级活动建议,作为开展活动课程的指导性文件,通过校园网、QQ群向中队辅导员提供少先队活动课案例,启发辅导员做好课程的内容设计。

建立少先队活动课教科研制度。集体教研活动,着重学习《少先队活动课分年级活动建议》,明确各年段活动课程的主题要求。通过组内成员的热烈讨论,规范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和活动评价各个环节。自2012年来,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参与《农村小学生厌学分析及对策研究》德育课题的研究,认真有效地开展大量有效的研究工作,为少先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创新阵地建设,让活动空间“回归”

亲近大自然,感受土家族文化体验活动。很多学生暑期给游客当小导游,宣扬土家族风俗文化,增加游客对张家界的了解。这是我校少先队长期以来一直没间断过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红领巾社会体验活动。少先队活动延伸到社区,让社区成为少先队活动的丰富活动的教育阵地。学校于2014年成立4个志愿者团队,由大队辅导员组织、中队辅导员老师指导,和政府、武警支队、派出所等单位联合开展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3月的环保纪念日社区保洁护绿、清理河道垃圾、景区公路沿线拾捡垃圾。4月清明节贺龙公园祭扫烈士墓。5月文明礼仪宣传、感恩教育等活动。活动中队员体验角色的工作内容,在活动实践中认识社会,培养良好的品质、提高实践能力,增进社区生活的责任感。湖南公共频道、张家界市电视台、张家界在线、武陵源教育网、《张家界日报》等新闻媒体都曾进行过详细的报道。

绿色农庄劳动体验活动。到周末,农庄的小能人们或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或自己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在农庄里耕耘收获,热情的劳动干劲始终不减。通过这样的活动,队员们真正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队员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自护自救进校园,积极参加体验活动。在张家界市武陵源消防支队的协助下,在学校创建安全消防学校活动中,组织队员参观消防灭火救火等表演,并在消防支队的指导下,举行了全校消防演习,让学生亲自体验火中逃生的方法。

开展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是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一项重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小宣传员”“小监督员”的作用,广泛带动家庭、社区的积极参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

面对新形势,新的机遇,学校将一如既往在少先队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团省委、省少工委及团市委、市少工委的工作重点,发挥学校少先队的推动作用,不断完善学校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加大推进少先队工作力度,将少先队建设的更好,促队员快乐成长。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