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武阳镇雀林村里有一个公益的国学堂,国学堂里有位小朋友都喜爱的朱老师。这位“雀林村的荣誉村民”朱老师原名朱雪玉是来自绥宁县第二中学的一名高中英语教师。
朱老师热衷公益活动。在2015的一次公益讲座中结实了活动的负责人、雀林村的村长兼绥宁北武商会的会长——黄始坚,以及湖南金牌义工王清老师。在两位的指导下,朱老师很快就成立了“任乐义工绥宁支部”,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其中2015年10月5日,朱老师自费购买原材料,组织义工黄始坚,杨莲香,李明牛和朱辉等人前往武阳镇敬老院与老人们共同包饺子欢度国庆佳节。吾老以及人之老。朱老师不仅是位好女儿,更是一位好媳妇。结婚六年来从来没跟公公婆婆红过脸。公公婆婆经常对外人说:“我这个媳妇比我儿子还好!”
2016年2月3日,义工邹童军在公益群里发了一条标题为“救救我可怜的儿子”的轻松筹链接。朱老师马上点开了链接,原来是家住湖南省绥宁县唐家坊镇罗连村十二组的村民袁海华为患白血病的年仅两岁八个月大的儿子发出的筹医药费的求救信。读完求救信,朱老师在第一时间证实了情况属实。并马上打电话给黄始坚会长,希望能帮帮这个可怜的家庭。黄会长当即表示立刻在商会群和义工群里开展一次内部募捐活动,并当场通过微信红包捐助了300元。义工李明牛随后也把300元的善款送到了朱老师手中。为了发动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位可怜的孩子,朱老师通过自媒体把编辑好的募捐倡议书发了出去。短短一天的时间就筹到了1350元现金善款。轻松筹上的善款金额也从前一天的五万多猛增到十万多。绥宁电视台的赵光明记者通过网络了解到他们的募捐活动之后,特地从县城赶到武阳农村,亲自把100元善款送到了朱老师的手中。赵记者激动地对朱老师说,他没想到在农村能有把公益活动开展的这么到位的公益组织。募捐活动一结束,朱老师就组织义工黄生发,黄江波以及龙小霞,前往省儿童医院看望患病儿童翔翔。同时把募捐到的2840元的善款送到了孩子父亲手中。在当晚的轻松筹的留言中,孩子父亲这样写到:“午夜,病房里寂静无声,大家都睡了,我依然没有一点睡意,今天上午绥宁国学践行协会派代表朱雪玉女士等人专程从千里之外的县城到省儿童医院看望楚翔并送上协会募捐到的2840元捐款,朱女士她们送来的何止是钱?他们协会给我们分明是爱的力量和生的希望......。”
自“任乐义工绥宁支部”成立以来,一年不到的时间,朱老师就组织了大大小小二十三次公益活动。义工人数也从当时的几个壮大到目前的147人。作为一名农村高中教师,朱老师深知“扶贫先扶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以及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进一步拉开了城乡的差距。在与黄始坚会长的一次交谈中,朱老师得知:同时身为雀林村村长的黄会长一直想把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一所全公益的国学堂,专供周边的留守儿童晚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听完会长的想法之后,朱老师表示非常乐意与会长一起把公益的乡村国学堂办起来。但是废弃多年的小学需要修葺!教材,课桌等物资需要花钱购置!最后谁来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黄会长与朱老师的面前。众人拾柴火焰高!黄会长发动北武商会的全体会员。朱老师发动全体义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半个月的时间,一个像模像样的乡村国学堂就改造出来了。同时在会员与义工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2月18日“绥宁国学践行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武阳镇政府二楼办公室召开,现场招募了60位新会员。黄始坚任会长,朱雪玉任宣传部部长。随着国学践行协会的成立,国学堂的工作也走上了正轨。朱老师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了国学堂里,一工作起来经常是废寝忘食。晚上从国学堂上完课回来,她还得加班撰写国学堂宣传材料以及各项工作计划。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免费的,但她任劳任怨!朱老师的大爱感动了周边的同事和朋友。大家纷纷加入到国学堂教师志愿者队伍中来。朱老师的两位同事,语文组的两位老师乐贤君和肖旭峰也是一有时间就来国学堂支教。朱老师的师姐,绥宁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谭金莲,在得知国学堂缺乏专业老师之后,及时与校领导沟通把一个学期一次的语文组工会活动放到了国学堂,并带来了两堂非常精彩的国学课。为了让国学堂更专业,朱老师有幸邀请湖南有名的国学推广人、长沙理工大学钟武强教授成为国学堂的顾问。钟博士创办的一梨教育除了为国学堂捐赠教材之外,还免费为国学堂培训老师。在钟博士的穿线搭桥下,长沙理工大学把雀林国学堂定为长沙理工大学国学践行基地,并每年暑假派学生来国学堂支教。朱老师的朋友,邵阳地区第一国学馆的创办者——马文涛,在朱老师的感召下来到雀林国学堂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并当场表示捐赠国学堂《弟子规》一万册。
一路走来朱老师说她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感恩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感恩所有义工与会员的无私奉献!感恩社会爱心人士的大爱!感恩国学堂的孩子们!国学堂开办不到一年孩子们的变化让人欣喜。孩子们不再迷恋电视与手机,不再敏感胆小,不再厌学叛逆。国学堂的孩子在国学的熏陶之下懂得了尊老爱幼、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拾金不昧......。朱老师表示,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雀林国学堂作为第一个乡村公益国学堂,她是一个火种。接下来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公益的乡村的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