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浓浓的眉毛,洁白的脸上写着纯朴、和蔼,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沉稳的粉红边框眼镜,闪亮的双眸里折射出睿智、执着和坚韧的品格。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他就是儿科主治医师---毛理华。
毛理华医师是郴州市北湖区人,本科学历。2003年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曾在常德市浦沅集团职工医院工作。2005年进入临武县人民医院,一直从事儿科工作。在1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曾获得“优秀质控员”“病历质量第一名”等荣誉。参加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儿科医师培训和全国小儿急救新进展研修班学习,具备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儿科危急重症的抢救。他注重医学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曾在国内多家期刊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2011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半年,在进修期间,他虚心请教省儿童医院的专家教授,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研究活动,不断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了儿科危重症、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和抢救;掌握了早产儿的喂养及静脉营养疗法。他始终记得自己在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三科(早产儿科室)进修学习时黄瑞文教授讲的一句话“在医院,没有饿死的早产儿,只有撑死的早产儿”。这句话他牢记在心。进修回来后,他积极开展新业务,学以致用、大胆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他成功救治首例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李毛毛,该早产儿出生体重仅0.9Kg,在他近1个月的精心治疗下,李毛毛好转出院,出院时李毛毛体重2.0Kg。除了李毛毛,他还成功救治了多名出生体重在1.5Kg以下的早产儿。2012年,他应用自制的简易CPAP呼吸机成功救治了一名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
儿科是一个独特的科室,面对的是一个个表达不清、不会配合的脆弱小生命。这更让他意识到不仅要医术高,还要细心和耐心,更要懂得如何和他们沟通。对待患儿和蔼可亲,态度良好,有些时候会遇到很多焦虑的患者家属口不择言,而他总是带着宽容、带着理解的心情默默地承受着。当饱受疾病的患儿经过他的细心治疗好转后,脸上露出纯真、开心的笑容时,他认为这一切就值得了。因为在他的心里认为“患儿的微笑就是对他付出的最大回报”。
2013年1月23日,1岁多的男孩邓某,因咳嗽3天呼吸困难1天了,家属才来医院就诊,门诊以“重症肺炎”收住儿科住院部。当天刚好是毛理华医生值班,他经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和详细的询问病史,认为患儿除了“重症肺炎”外,还有“重症肌无力”,且肌无力已经累及到了呼吸肌,导致患儿呼吸费力。患儿病情十分危急,他立即与家属谈话沟通,将患儿转入ICU抢救治疗,在ICU经过2次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治疗,经过5天的积极抢救治疗,患儿终于脱离了危险,转入普通病房,再经过7天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患儿好转出院。出院时他又详细的告知家属患儿需要坚持的治疗及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上只是他救治的危重患儿的一个缩影,在他从医10余年间,他曾救治过许多病情危重的患儿。
毛理华在儿科临床一干就是10多年,他为成千上万的患儿及家庭带来了平安与幸福。在他的工作日程中从未见过有“休息”二字。医院负责人和他的家人如数家珍地对人说:他的业余爱好就是到病房巡诊、到儿科诊室给患儿看病,下班回到家中又一头扎进书房,看书,写医案,分析病例,就连吃顿饭也难有不接诊的时候,常常深更半夜被询医的电话惊醒,有时偶尔出门刚一走上大街便被“追”了回来。但他对这些早已习惯了。有段时间由于他身体不舒服,熟悉情况的,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尽量不打扰他的休息。他反而显得不安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离开病儿,我心里总是空空的,不踏实。
毛医师从医十多年来,他凭着对医学的挚爱和强烈的事业心,对病人的博爱情怀,对同事的真诚相待,勤恳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和大家的尊敬,2015年度被评为“十佳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同时,他和科室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儿科的业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