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协作照顾叔叔 孝老爱亲胜似亲儿
作者:陈贻贵 林海 欧阳丽玲      发布时间:2016-04-25 10:14:26

    民间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年老体弱的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即便是亲生子女,都有厌烦抱怨者,有的甚至一走了之。

  可在新宁县金石镇五福庙村,却有这样四兄弟,他们10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重病在床的叔父,无怨无悔。他们从不叫苦叫累,也未曾动过弃叔叔于不顾的念头,为了更好地照顾,二侄儿甚至还不惜辞去了外地的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演绎了亲情这个最温暖的词语。

    “我们是一家人,他是我亲叔叔,我们照顾他是应该做的。只是条件有限,有些地方还没做好。”4月9日,说起悉心照顾叔叔林芳定的举动,侄儿林承顺态度低调而谦逊。

    林芳定老人中年离异,唯一的女儿远嫁外乡。没有儿子,他的亲侄儿林承良、承发、承顺和堂侄儿承斌,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生活起居的责任,这一照顾就是10多年。林承顺介绍,早些年,叔叔生活还能自理,到后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便跟哥哥林承良、承发商量照顾叔叔事宜。叔叔生病了,他们三个亲侄儿送到医院,并轮流日夜守护。后来,侄儿们相继外出了,林承顺的妻子李翠香接过接力棒,主动承担照顾叔叔的重担。即便在外打工期间,侄儿们也时刻为家中的叔叔牵肠挂肚,时刻想念着他、牵挂着他。最近这几年,老人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冠心病和类风湿,四肢麻木不能行走,几个侄儿做了可口的饭菜,送到床前喂到口里,端屎接尿,照顾得无微不至。

    五年前,由于老家要修建新房子,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照顾瘫痪的叔叔,二侄儿林承发毅然辞去了在广东的工作,马上返回家中。在怀化工作的三侄儿林承顺也不时回家照看,实在抽不开身时,他就出钱请人照料老人。去年,林承顺调回新宁工作。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聊聊天、拉拉家常。2014年,老人病情突然加重,瘫痪在床,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承发、承顺兄弟俩经常服侍左右。“叔叔经常大小便失禁,最开始给他系上纸尿裤,他很不适应。后来,他拉了大便,我就给他换洗裤子。”细心的林承发边学边做,尽心尽力,把老人照顾得非常周到。为了让叔叔吃好,全面补充营养,他们更是倾情付出,购买了奶粉、鸡蛋和水果。叔叔喜欢吃饺子,他们就学着做,让叔叔吃着新鲜。

    今年3月26日,77岁的林芳定老人带着留恋和不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老人逝世后,侄儿们筹资3万多元,为他举办了一个热闹而体面的葬礼。几个侄儿们照顾叔父的举动,一时间在当地传为美谈。当地村民为他们这种金子般的心灵而感动,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大家感慨地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侄儿们把叔叔当亲生父母一样,有些亲生儿子还没有这么好,怎叫人不感动。”

    谈及如此辛苦照顾叔叔,会不会有后悔的念头,林承发憨憨一笑,“这有什么后悔的,都是一家人,我们照顾也是应该的。我们不照顾他,总不可能要别人管吧?这会让人家笑话的。”

    笔者感悟: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更是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珍视的精神财富和高贵品质。四位侄儿悉心照料病重瘫痪的叔叔,让人感动,让人敬佩,其行为可贵更可敬,既是对传统孝道文化的生动实践,又是对孝老爱亲的发扬光大。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他们的事迹催人泪下,为之动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