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东南部与祁东县交界处的绵延群山中,有一座大山叫皇帝岭。在千峰耸翠、万壑鸣泉的莽莽林海的一处山窝里,矗立着一所只有一幢楼房一间教室一位老师的学校——简家陇乡双河小学。李艳春,耗尽九年的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汗水,用她柔弱的身躯在这里挺起了大山教育的脊梁,点亮了山民改变命运的梦想。
城镇化让不少山民走出了大山,而这所距县城60公里的国家级贫困村里的林场小学,却没能因为学生减少而停办。2007年,通过县教师招聘考试的李艳春来到了这里。迎接她的,是一片断壁残垣的旧教学楼、坑坑洼洼的操坪和还只建成一半的新教学楼,没有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入夜,躺在半截木板楼上四面透风的房子里,耳畔是山风的嘶鸣和鸟兽怪异的啼叫。后来中心学校和村里协调林场领导,才在离学校两里外的林场场部给她找着了食宿。李艳春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带着一个班级,担任包括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在内所有科目的教学,每周30节课,还管着学校零零碎碎、大大小小的事务。没有人能分担一节课,不要说不能抽身到外面学习办事,也不能生病,甚至连感冒也不能。李她的人生从此就日复一日地演绎着这样一种情境。
九年,近3000个日日夜夜,我们不能还原李艳春所有的磕磕绊绊、酸甜苦辣,但她的那份坚毅顽强是可想而知的。她不是没有犹疑和矛盾,但最终没有选择放弃和逃避。为了大山和孩子,她长时间待字闺中,没能适时找到常人的情感归宿,嫁为人妇多年,又一直没敢要孩子,直到2014年才生下了一个小宝宝,此时她已经34岁。怀孕不到7个月,学校装备远程教育电脑,为检查避雷设施基坑,突然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坑里,腿脚肿胀20多天才好利索。生养孩子的日子里,从没耽搁一天的工作,每天带着婆婆一家人在学校和林场场部风里来雨里去。2015年,中心学校领导考虑她的实际困难,决定调她到山外一所条件好的学校,住房都安排好了,但知道接任的教师没有到岗,上面又有难处时,她又义无反顾地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