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多英:绿了荒山 “铁”了饭碗
      发布时间:2016-04-12 09:10:30

    4月8日,春日融融。走进古培镇大兴村,漫山春意扑面而来,目之所及,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穿过层层碧浪,密林边上,一个身形微胖,稍显佝偻的娭毑正挥锄除草,十分专注。“大兴村绿水青山,就是多亏了她!”带路的市林业局干部连忙介绍,就是这位68岁高龄的老支书,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植入心底,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经济,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今年3月,从全国绿化委员会传来喜讯,刘多英获颁“全国绿化奖章”,她也是湖南今年获得该荣誉的唯一一名农村支部书记。

    15年前,刘多英接过村支书这副重担,带领村民致富成了她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兴村三面环山,交通不畅,村民人均年收入仅8000元。

    “大兴村山多,为什么不能成为宝贵的资源呢?”刘多英思路一转,眼前一亮。

    女书记有着一股男儿般的果敢与自信。她在走访座谈了党员骨干,多次到浏阳等地考察后,决定在全村6000多亩荒山上,发展经济林木。

    “种树还能致富?”许多世代与山相伴的大兴村民觉得不靠谱。刘多英也不一一上门做工作,率先购进一批桂花树、油茶、外国松、杉树,种在了自家林地上。

这些年,刘多英获得了很多荣誉,3次当选岳阳市、汨罗市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由于多年的奔波劳累,她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但她仍坚持每天在林地上转一转,每天“伺候”下她的小树苗,“这辈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植好树,给大兴添绿,给村民添幸福,给子孙留一个铁饭碗。”

    “书记一带头,我们有信心了!”村民们说,刘多英可不简单,她是多年的汨罗市、岳阳市两级人大代表,政治过硬,眼界开阔,有思路、有魄力,与人合伙办了一家企业,也经营得红红火火。

    于是,很快,原本参差不齐的荒林渐渐披上了整齐的“新装”。

    如今的大兴村绿波涌动、芬芳四溢。“我们家种了200棵桂花树,转手卖出去至少可赚4万多。”村民老仇脸上笑开了花。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兴村已有70%的村民大规模种植桂花树,开辟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5000多元——昔日困扰村民们的荒山,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成了村民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如何让“铁饭碗”永不“生锈”?刘多英认为,“植绿”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护绿”,她向全体村民发出倡议,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树木,砍一棵栽一棵,并将封山育林写入了村规民约。

    2010年,大兴村筹资近300万元,对全村15公里村组干道进行了绿化。为确保树苗成活率,炎炎六月,刘多英亲自带着村组干部上路浇水;2013年早春,为防止新栽的树苗被盗,她披着大棉袄,戴着厚帽子,深夜在路边值守,前后一个月。

    大兴村头有两棵古树,均已超百岁,一些树贩子虎视眈眈,开价一个比一个高。有村民动了心,收了钱,破了土。消息传到刘多英耳朵里,她将碗筷一丢,跑到现场,一把抱住大树:“这是村里的集体财产,只要有我刘多英在,谁都别想弄走!”她抢过铁锹,将土一锹一锹地填上。村民们深受感动,上前接过铁锹,你一锹,我一铲,古树很快恢复了原样。一位老党员激动地说:“以后谁要再卖树,谁就没良心,就对不住刘书记,对不住大兴村,对不住子孙!”

    为让林木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刘多英引导村民成立了2个养鸡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一条发展林下经济的路子。去年,这2个养鸡场利润都超过了20万元。

20160411110308131634219.jpg

20160411110307453598007.jpg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