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云姑姑,可真是不简单,在我们后塘瑶族乡几乎是家喻户晓,而在莲花村,更是不得了。遇了难事,去找文云姑姑,文云姑姑来了就好了,其实文云姑姑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啦,名叫宋文云,今年73岁,中共党员,已经从村干部的位置上退下多年了,大家都习惯称她“文云姑姑”。实际上“文云姑姑”这个称呼,已经远远超出本身的含义,更代表的是群众对他的敬重和信任,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所得到的回报,文云姑姑可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一、乳臭未干,勇挑重担。文云姑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瑶乡妇女,1957年高小毕业后,本来有机会报考机械厂、卫校、供销社等单位,但是她都放弃了,原因是父母体弱多病,哥哥参加抗美援朝尚在部队服役,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要照顾,文云姑姑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家里,挑起家庭的重担,当时她才十四岁。留在家里后,她同其他成年人一样,起早贪黑,参加劳动,晚上又提着马灯到队里去记工分,就这样忙忙碌碌,直到两个妹妹长大成人。
二、尽职尽责,做好村里的管家婆。1957年,文云姑姑高小毕业后,一直担任村会计一职,当时年幼的她一边同大人们参加劳动,一边管理者村里的账务,尤其辛苦的是记工分,有时要忙到深夜,而她一记就是二十余年。她管理的账务从来没有出过错误,在她离职时,乡财政所对她的财务进行了一次审计,竟没有任何错误,直到现在,村里有两个社会团体的账务都还是由文云姑姑在管理。文云姑姑的工作更表现在她不怕苦不怕累,勇担重担。莲花村是大村,村干部实行分组包干管理,她主动承担最难最远的组。那是1984年的一天,当时文云姑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兼妇女主任一职,那天她去一组征收农业税,一进村就被一只恶狗咬了一口,当时鲜血直流,疼痛难忍,但她没有马上去医院,而是把工作安排好后才去医院,村民们十分感动,及时完成了农业税上交任务,直到今天文云姑姑的腿上都还留着当时狗咬的那块伤疤。1990年,她被市、县两级评为“两学两比”先进个人。
三、苦口婆心,她是村里的“和事佬”。说起处理矛盾纠纷,是文云姑姑最有特色的工作,经她处理过的矛盾纠纷已经数不清了,只要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她的身影。谁夫妻不和啦,谁又要退婚啦等等,她都在场,不知道劝和了多少对夫妻,“文云姑姑”也正是由此而来。宋家自然村修水泥路那年,村民宋先虎想修条简易公路到家里,需要占用兄弟宋先凤部分土地,宋先凤的老婆就是不让,文云姑姑多次上门做工作,最后同意了。公路修好后,两兄弟又为一条排水沟发生了纠纷,文云姑姑又上门做好了他们的工作。事后,宋先虎、宋先凤两兄弟说“文云姑姑,我们就服你”。村里宋先高兄弟几人轮流照顾年迈的母亲,但都照顾得不好,文云姑姑上门做他们兄弟的工作,都不听,最后文云姑姑作了一首打油诗,羞得兄弟几个无地自容,只得好好照顾母亲。每次处理好纠纷,当事人都要给钱以表示谢意,都被文云姑姑谢绝了。
四、严于律己,她是群众的楷模。文云姑姑是个无私的人,她担任村干部期间,没有挤占、挪用过村里一分钱,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父母长期患病,子女又要上学,自己又要修房子,她全是向亲朋好友借的钱,直到后来做生意赚了钱才还清。文云姑姑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子女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她的儿女们现在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她经常告诫他们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甚至在过春节时,她自拟了这样的春联“子孙当官要廉政,莫做贪官落骂名”。
五、发挥余热,她是党的好干部。1997年文云姑姑从工作了四十年的岗位上退下来了,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依然热心着公益事业群众有事还是要去找文云姑姑。这几年国家大搞农村公路硬化建设,莲花村里所有的道路修筑时的矛盾纠纷处理,都有文云姑姑在场。村里通往老年活动中心有段路需要硬化,村里承包出去需要八千块钱,七十多岁的文云姑姑提出党员搞义务劳动,带头奋战在工地上,把路修好了,为村里节约了八千块钱的开支,令村里那些大老们不得不佩服。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文云姑姑多次带头,自掏腰包上门慰问困难群众。文云姑姑很会理财,每逢自己生日,过年过节,子女们都会给她钱,她全部存了起来,最后又全部捐了出去,用于公益事业及困难群众。文云姑姑还组织了一个广场舞队,在2014年辰溪县“工业园杯”乡村广场舞大赛中,还拿了优胜奖呢!
六、敬老爱育,他们是子女的好榜样。自从她决定留在父母身边孝敬二老后,有一位在身后默默支持她的人,就是她的丈夫,左邻右舍的人都知道,每天中午12点左右,哪怕他再忙,都会准时赶回家给丈母娘喂药、做中饭。在他的照顾下,丈母娘活到90岁,没有吃过一顿冷饭,睡过一次湿床。她的四个子女相继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由于那时家庭条件较差,自己在村里任会计,她的几个小孩在八、九岁时,生活上基本能够自理。特别是她的大儿子那时才十岁左右,她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在村里有事回来晚了,丈夫又外出放电影,她心想,今天几个小孩在家一定饿坏了,没想到回到家厨房一看,满锅的红薯烧得漆黑,弟弟、妹妹都吃饱睡着了,只有他自己还照着煤油灯在写作业。她从小就是这样教育孩子们要自强自立、相互照顾。在他们夫妇的影响与培养下,四个小孩都相续走上了工作岗位。大儿子在怀化市纪委系统工作,小儿子在县计生局工作,大女儿在怀化市血库站工作,小女儿在辰溪县自来水公司工作。如今,他的四个小孩都各自成立了自已的小家,儿媳、女婿就象自己亲生的一样尊敬她,孝敬她,他们从不参与打牌、赌博,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大孙女已考上研究生,二孙女去年考上了二本,两个小的孙子孙女正在读高中,成绩也都很优异。每年春节,他们大家庭团聚在一起,文云姑姑总是根据他们每个人所在岗位及对来年的希望自己咏一幅对联。例如2015年春节对联,她是这样写的,鼓励子孙方面的:子孙学习要认真,个个考起研究生,横幅是:为国争光。教育子女方面的:夫妻恩爱幸福长,和睦家庭人人羡,横幅是:互敬互爱。赞美自己方面的:古松逢春景叶茂,巾帼有志胜虎雄,横幅是:做女强人。就这样,他们的几个小家庭一年比一年过得幸福、美满。2011年春节,她带着孙子、孙女到敬老院看望敬老院老人,当时她十岁左右的孙子、孙女被她的行为所感动,拿出自已的零花钱,送给了敬老院的老人。她说:“人活着并不是要存多少钱,而是做每一件事让自己开心就好 ”。
文云姑姑七十三岁了,但是她一点也不老,仍然神采奕奕、干劲十足,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几十年来,他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她六十岁大寿时,她妹妹发表了一段感言:我的姐姐,在父母面前是好女儿、好媳妇,在丈夫面前是好妻子,在子女面前是好母亲,在群众面前她是好干部,在我们后塘瑶族乡是个女强人,在兄弟姐妹面前是好姊妹,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美好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