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34年如一日立足平凡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她就是全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桃源县渔父小学校长—吴启珍。她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先后四次荣记二等功,七次荣记三等功,是桃源县“十佳”优秀教师、常德市的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是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的入选人才,还被市总工会授予“芙蓉百岗明星”称号,是湖南省的优秀教师,小学里的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2007年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幅建功标兵”。2009年9月9日,吴启珍作为常德市的唯一代表、湖南省的六名代表之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模范教师表彰大会,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习近平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吴启珍是一名工作了34年的小学教师,1981年,17岁的吴启珍幸运的走上了讲台,在桃源县泥窝潭乡龙门垭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是一所偏远山区小学。校舍陈旧、设施简陋,全校不到100名学生。吴启珍真正对教师这一身份的体验,是从劝学开始的,当教师的第一年,班上有22名学生,开学一周后,可教室里还只有10多名学生,于是吴启珍走村串户去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原来由于农村家庭贫困,很多家庭并不支持子女读书,为了不让学生辍学,她走上了劝学之路。漆黑的夜晚,吴启珍多少次拖着病体,多少次战胜恐惧,风雨无阻地行走在山山岭岭之中,她的努力终于让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们重新回到学校。
为助学,吴启珍省吃俭用,每月从当时仅有的19.5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补贴学生。遇到刮风下雨,她便将偏远的学生留下来和自己同吃同住。就是这样,吴启珍凭着对学生们的那份执着的爱,换来了漂亮的成绩单。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一跃成为全乡的第一名。在当时只能满足50%的学生读初中的情况下,吴启珍所教的学生全部择优进入了初中。从此,吴启珍便成了泥窝潭乡小有名气的老师,工作3年后的1984年,吴启珍考上了桃源师范学校。成了一名公办教师,毕业后进入县城的渔父小学工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区的学生虽然不再因贫困而失学,但又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于是,在渔父小学,吴启珍又开始了既当老师又当妈妈的日子。
吴启珍深知,留守孩子的心灵都有其脆弱的一面,他们需要格外的、真诚的爱。如果缺失这份爱,那教育对孩子而言无疑是苍白的。吴启珍记得二年级学生刘晓,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奶奶租住在学校旁边。刘晓体质差,经常感冒夜间发烧,奶奶根本抱不起孙女,更无法将她送去医院。每当这个时候,奶奶只好打电话给班主任吴启珍。不论炎夏寒冬,只要接到电话,吴启珍会立马赶到,将孩子送到医院。有两次刘晓半夜发烧,等到打完针安顿好,天都亮了。后来刘晓转学随父母去了广州,临别时,她含着泪水,深情地叫了吴启珍一声“妈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教学成果丰硕
几十年来,吴启珍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当了11年班主任,当班主任的吴启珍能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从不歧视后进生,所以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我的班上,吴启珍所带的班级每学期都是学校的“优秀班集体”。11年的班主任工作期间,吴启珍先后培养出了4名省级“三好学生”、5名省级“优秀少先队员”、4名常德市“十佳少先队员”。因此,我多次被评为省、市、县的“优秀班主任”。吴启珍所教的学科成绩,无论是镇统考还是县统考,每次都是县镇的第一名,且平均分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因此吴启珍连年都获得县里的奖励,所辅导的学生有50余人次获国家级奥赛奖励,并且,有4名同学先后获全国小学数学奥赛的满分奖,吴启珍也成了桃源县名符其实的“优秀奥数教练”。
1993年,深受师生信任的吴启珍当上了渔父小学的校长,地处县城中心的渔父小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确实无法做大,因为四周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拓展的空间了,所以,在硬件建设上确实是一所名符其实的城区袖珍小学。面对无法做大的现实,吴启珍带领学校一班人在“强”字上做文章,创造性的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向管理要效益,向科研要成果。她们的努力使渔父小学荣获桃源县首批命名的“双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常德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少工委命名的“红旗大队”,是中央教科所授予的“课改先进单位”,常德市“模范家长学校”。
学校管理的经验多次在市、县交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生源,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因此,来这里求学的生源每学期都是爆满。
贴心关爱教职员工
吴启珍关心教师,无论在职、退休,吴启珍都一视同仁。老校长万云峰重病不起,吴启珍派人把他送去医院,在他弥留之际,吴启珍坚守在他身边,记录他的遗愿,帮他联系亲人故友;老教师刘芬,退休时,吴启珍还没有来渔父小学工作,她逝世后,我第一时间赶往灵堂吊唁;黄爱英老师,在职时工资偏低,丈夫又是下岗工人,家里全靠她一人的退休工资生活,2003年她丈夫突患脑溢血逝世,缺钱安葬,痛苦不堪,于是吴启珍带领全体在职教师为她捐助,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邻居吕枫老师突患中风,儿女不再身边,家里没有一个人,吴启珍主动为他呼叫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并陪他度过危险期之后才离开;刘老校长,退休后患了严重的传染性结核病,他的亲人们都小心谨慎地接近他,吴启珍却像对待普通患者一样,经常主动地去看望他,并与他的家人商讨治疗事宜,鼓励他战胜病魔。所有退休教师都把吴启珍当他们的亲人,有什么困难都会主动地告诉我。2005年3月,退休教师们听说吴启珍评特级教师,上级要组织座谈会,他们都希望能参加,但被吴启珍婉言推辞了。只有住在校内的王凌云老师,第一个赶到座谈的会场,座谈会上她说:“吴校长对待我们退休教师比亲人还好,她关心人、体贴人,处处为我们着想,就像是我们的亲女儿。校长工作能力强,人又聪明,反应也快,接受新思想、新方法快,更可贵的是清正廉明、不谋私利,一心想着学生的成长,想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想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吴启珍同样关心在职教工,学校工友卢永红,1995年家遭洪水洗劫,吴启珍将本应属于她的500元救济金全部捐给他,让他非常感激。平时,吴启珍善于观察教师的表情,不管谁有困难,我都热心帮助,即使垫钱贴物也在所不惜。
工作中,吴启珍要求教师做到的,她总是自己先做到,只要不外出学习,每天吴启珍第一个到校,学校安全值班,吴启珍亲自值第一个班,食堂值班,吴启珍天天必到,煮粉、舀汤,样样都干。会议期间不准接听手机,有一次,正在开教师会,教育局领导突然打来公事电话,非接不可,影响了会议,吴启珍放下手机,先对老师们说了声对不起,然后主动交了罚款。教学楼前,不准停放车辆,有一次,丈夫来校找吴启珍,将车误停在了禁停区,其实别人都不知道,吴启珍还是主动交了罚款。学生运动会,吴启珍要求老师为学生表演接力赛,吴启珍亲自跑数学组的第一棒。虽然身患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但吴启珍能长期坚持带病上班。1995年,县城溃垸,吴启珍带领十多位住校教师,只顾抢救学校财物,自家住在一楼,家里的财物一件都没有搬出来,在水淹的近一个星期里,吴启珍住在教室里,靠方便面填肚子,水刚退,吴启珍因劳累过度诱发了类风湿关节炎,行走都很困难,根据当时的病情,医生建议住院2个月,但吴启珍只住了16天,待病情稍有好转,就投身到学校的灾后重建之中。
作为校长,吴启珍坚守教学第一线,执教鞭、抓教学、钻教材、写论文、搞科研、忙教改,天天都是超负荷运转。30多年来吴启珍先后有近百篇论文获奖,几十篇论文发表,十多个教改成果获奖,但吴启珍从不把这些成绩当作个人炫耀的资本,而是当作全体教师共有的荣誉,每次都是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以此来激励全体教师,求知不断、进步不断、追求不断。因为吴启珍深知,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会春满园。工作中,吴启珍对老师要求严格,但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吴启珍勇于在老师面前承认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也要求老师们工作中能做到自我批评,吴启珍表扬老师热情而自豪,批评教师亲切而中肯。所以。这么一所女教师占80%的学校,让吴启珍管理得井井有条,带领得风风火火,这全是因为吴启珍的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
如今已是湖南省劳动模范的吴启珍,曾经有好多可以离开教育战线、离开渔父小学、离开桃源县的工作机会,但都被她谢绝了。因为她说她喜欢做一名教师,当教师简单而深远,她要用真爱点亮学生们的人生坐标,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教好书育好人,就是她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