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文海霞,做一个幸福的给予者,而不是索取者
作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09-07 12:04:16

一家四口,全部从事教育工作。女主人文海霞年近半百却活力四射,常和闺蜜们戏称自己是“花儿姐姐”,爱家的她不仅自家和谐愉悦,甚至还帮助很多邻居和朋友的家庭从破裂边缘拯救回来,重修旧好。

她告诉记者,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人历来以家庭为单位,脱离了家庭的人是无法幸福的,她爱家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做一个幸福的给予者,而不是索取者。

活泼的她也曾有过自闭的童年

聊天的时候,文海霞很容易吸引在座的人,她总是面带微笑,体贴地做好每一个细节,交流起来却又似乎大大咧咧,像个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的少女,她的期盼也能打动你,似乎窗台上的每一朵花都能对你微笑。

多年的幼教工作让她拥有孩子一般的微笑和眼神,即使是美食和好天气都能引发她开心的感叹。这样一位边笑边说还肢体语言丰富的老师,家人、邻居和家长自然是喜欢的,可是很少人知道,幼年的她曾经是自闭和自卑的孩子,她说到了原因。

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是两个性格不同、能力差异很大的颠倒的结合体。父亲憨厚老实、反应有点木讷,出门在外常常被人欺负,而母亲则聪明能干、性格急躁,父亲是贫下中农,而母亲是地主后代,他们在特殊的年代结合,开始了漫长而争吵不止的婚姻生活。文海霞回忆,母亲特别能干,家里全靠母亲操持。但是情绪化的母亲经常大动干戈,父亲永远做不到她满意的事情。不仅和父亲相处不悦,如果是孩子中有谁不听话犯了事,其余的兄弟姐妹全要跟着一起挨揍受罚,“母亲的性情不平和,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明明没有错,却委屈地承受着,导致小小的她形成内向的性格,已经很大了跟母亲说话声音还会发抖,后来到了婚嫁年龄她就一直想,“我以后要么一辈子不结婚,如果结婚了就一生都不要吵架。面对父母争吵的孩子真的很可怜!”

师范毕业后在同一所学校里,胆小内向的她结识了她的丈夫易先生,“他是第一个对我微笑的人,让我感觉很温暖。”易先生温和沉稳的性格打动了她,为她做饭、对她体贴入微。上世纪80年代末期,教师的收入微薄,但是她义无反顾地在20岁那年就奔向了婚姻的殿堂。

夫妻关系其实也可以永远新鲜

就像为了印证当年的承诺一样,结婚近30年的文海霞和丈夫果然没有吵过架。

在外人看来,这对中年夫妇像极了年轻小情侣,如果出现了争执,妻子就像小女孩儿一样撒起娇来,“如果老公真生气了,我总是反应特快,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这招很灵,就算对方发大脾气把手机摔了,她也能顺势捡起来一脸的赔笑和道歉,然后会很兴奋说手机没坏暂时不要换新的。那副滑稽搞笑的神情让对方哭笑不得。事后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一个家庭中,人的角色是互通的,文海霞有个奇怪的逻辑定位,就是把自己的另一半当做父亲、兄长、甚至儿子看待,很多时候去依赖他,但是当他也有脆弱的时候,会把另一半当成儿子,去呵护他。更多的还是喜欢做永远的小夫妻甚至情人的角色。自己也是在女儿、妹妹、母亲这些角色中不断转换,让家庭里充满亲情和乐趣。

她说很多夫妻今天甜蜜,明天就散了,实在可惜。其实夫妻尝试着把对方当成自己最亲最近的那个亲人,永远都不会想分开的。不会有哪个母亲因为儿子满身的缺点和过错就会离开她的儿子,也不会有哪个父亲因为嫌弃自己的女儿而放弃她。在家里,他们彼此间的称谓也很搞笑,有时候她会叫老公为哥哥。后来孩子大了,媳妇也娶了,她仍然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童真,曾经有人问她老公,刚刚那个是不是他的女儿,老公进门就喊“女儿我回来啦,刚刚有人说你是我女儿。”从此她就把老公叫成爸爸了。

同心同德,互相成为事业上的支持者

10年前,为了圆文海霞的幼教梦想,丈夫放弃自己高级教师、学区主任的身份,夫妻双双以归零的心态创办了幼儿园。开始创业的文海霞和丈夫易先生起早贪黑,“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觉得当时多么艰难,好像都认定了这是我们选择的理想,这些辛苦和付出都是应该的。”刚刚开始建立民办幼儿园的文海霞,为了安全,都是先生亲自开园车,在园车上每天快乐地给孩子们讲故事。那时候奔波在株洲市的各个社区,甚至接送到了田心。夫妻俩凡事亲力亲为,在中学从事过管理工作的易先生还为妻子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出谋划策。

如今,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令文海霞感慨万分,如果没有另一半的支持和帮助,我的事业达不到现在这样理想的程度。文海霞言语中总是透着对自己先生的感谢和敬佩之情。

家庭里的你我 诸事不能一人包办

两人的独生子小易,在小学时代就学会了为父母做饭做菜,“有一次,他们加班晚了,回家都已经是晚上8点了。”饿着肚子的小易等到父母进门的一刻便抱怨,“你们怎么才回来,我肚子都饿扁了,饭都没有吃。”

看着孩子,文海霞并没有赔礼道歉也没有进厨房忙乎,反而用起了和儿子一样的口吻,“哎哟我们上了一天班,开会开到这个时候,我也肚子饿扁了,你在家没事怎么不做点吃的给我们嘛?”说着,一边假装生气不看儿子,谁知儿子说,“我又不会做饭。”

文海霞立刻换了脸色,牵着儿子的手进了厨房,“不就是做个饭嘛,我教你,你试试不?”10岁的小易点点头,文海霞笑着靠在厨房门边,开始从择菜说起,“连用刀,我只是叮嘱着他要小心。”然后怎么切菜,怎么把鸡蛋搅碎,如何加油下锅,儿子一点一点的,偶尔让妈妈搭两把手,居然也像模像样地弄了两个菜出来。

在客厅里休息的丈夫见状也大吃一惊,本要嗔怪妻子太早让孩子做事,但看到儿子做出两个还凑合的菜,而且还很自豪的样子,一家人夜里快10点才吃上饭,而且还吃得特别香。

就是小的时候训练和要求,文海霞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她家以前都是她掌厨,现如今儿子大了,很自然地就接过了这个重任,做一手好菜。“媳妇进了我家大门就有口福咯!”

自己好大家也要好 充当家庭调解员

整天和孩子们打交道,让文海霞也变成了很“孩子气”的一个人,家里的笑话,总是幼儿园哪个孩子的童言无忌和趣事,全家聊起天来,也是“肚子饿了啦,怎么还不开饭饭啦?”“啊呀儿子,你拉臭臭占马桶的时间真的好长啊!”文海霞坦言,“这让刚刚到我们家不久的媳妇开始很不习惯,后来慢慢相处,也经常到幼儿园和孩子们接触,也慢慢融入了这种轻松的家庭氛围。”

尽管工作是围着孩子们转,可身边邻里和家长朋友们有什么私房话都爱找文海霞倾诉,“我经常在家长会上说,孩子要幸福、聪明,唯有父母恩爱,彼此体贴。”然而许多年轻的父母工作分身乏术,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一知半解,自己遇到了问题还会容易冲动,会经常来找她出对策,她的邻居都跟着幼儿园的朋友一样,称她作“文妈妈”,从夫妻间的问题,到婆媳间的关系,再到教育和围绕女性生活相关的各种问题,文妈妈成功劝和了不下十个家庭,当起了调解员,把夫妻关系从濒临破裂拉回到“重修旧好”。不少家长说,文妈妈既是每个家长的榜样,还是许多家庭的义务家庭诊疗师。“我爱我家,爱的不仅是自己的小家,还有社会和谐的大家!”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