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位老人来到市妇联权益部寻求援助,权益部工作人员见此老人情绪激动,便开始耐心的询问她。经了解,这位老人因财产问题与其儿子发生矛盾,双方关系激化。老人姓傅,与丈夫育有一儿一女,现儿女都已成家。儿子蒋某是某高校的教师,女儿远嫁外地。丈夫2013年11月去世,老人平时就在儿子家帮忙做饭,照顾其子女。2014年8月,傅某因脑出血住院,将丈夫留下的20张定期存款单放在儿子那保管。住院期间由女儿全程照顾并缴纳了3个月的医药费,而儿子儿媳未照顾,过节也不问候。
2015年5月1日,傅某准备出院,想从儿子那拿回定期存款单,但儿子蒋某不同意归还,不仅辱骂傅某还将其拖着赶出门。之后请亲戚做了几次工作,也无果。市妇联权益部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傅某所在地的妇委会贾主任取得了联系,向其说明了事由,并介入调解。7月17日,当地妇委会反馈,经多次思想沟通,蒋某答应协商解决。同日,又接到傅某女儿拨打权益部电话,表示问题不但未能协商解决好,反而蒋某还威胁母亲。得知该情况,权益部罗部长及时联系蒋某,表示愿意商量出面调解,但蒋某不接受当面调解。过后,蒋某又主动联系权益部,借此机会,罗部长对其反复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要求其换位思考,多尊老敬老,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蒋某当即表态会将此事协商解决好。7月30日,傅某来电反馈已与儿子达成和解,并对协商结果十分满意。次日上午,傅某女儿送来了一面“市妇联权益部心系百姓,为民解忧”锦旗,深表感谢。一宗因财产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通过市妇联权益部的“热心接待、耐心听取、贴心疏导、诚心启发”得以调解,母子双方冰释前嫌,重温家庭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