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百合弄潮儿显巾帼风采
作者:龙山 徐扬      发布时间:2015-08-17 11:02:25

龙山,一直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药食两用百合——“卷丹百合”生产基地,有着“中国卷丹百合之乡”的美誉。龙山百合多集中在洗洛、桶车、石牌等城郊乡镇,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龙山百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使广大农民增收致富。龙山百合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产业链进一步扩展,涌现了纵多的百合生产大户、加工大户、经销大户以及百合经纪人。在这些经销大户中,提起陈玉梅,老百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纷纷赞其胆子大,敢于吃螃蟹,是推广龙山百合、打出龙山“卷丹”百合这张名片的第一功臣,为群众增产增收贡献出了大力气,是个能干人,是个“狠”(意为了不起的)人。

 

勤劳创业,打开“致富之门”

 

陈玉梅,1970年9月15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刻苦学习,立志于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出路。后考取了大专,1995毕业后分配到县旅游服务公司工作,工作中的她积极上进、认真学习,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上世纪九十年代,龙山县百合种植悄然萌芽,当时,种植的农户不多,且一般是小规模种植,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产业来对待,大家的心思则是,种一点百合试一试,赚的话买几包盐,买点米,换点好菜。大多数农户怕亏,觉得麻烦,便持观望态度。随后几年,随着市场行情一路看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普遍被激发出来,百合种植在九十年代末呈现出规模化态势。整体产量一上来,便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在收获季节,量太大,难寻找劳力?二是加工处于初加工阶段,产品质量难以维系?三是百合干片量大,积压多,价格收益难以保障?四是产出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种植百合的农户和经销商。

 

生活在城郊一带的陈玉梅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一直在琢磨一件事,能不能就百合销售做点什么?她走进村落田寨,了解百合情况,上网查找百合相关资料,咨询农业专家,并专门利用假期跑去上海、广州等地查看百合销售渠道相关情况。她把百合的价值以及生产、加工、销售整个流程都熟悉以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做新鲜百合经销商。

 

2000年8月,她向单位领导慎重地提出了她的想法和思路,尽管舍不得,单位还是放行了。

 

离开单位的陈玉梅当时觉得,既能挖掘自己的“第一桶金”,也能帮助群众致富,还能促进百合产业发展,不禁为自己的主见叫起好来。 说干就干,她筹集资金20万元,开始了鲜百合的经销之路。

 

第一次,她撑着一把伞,穿着高跟鞋美美地走在田间地头,别人告诉她,穿成这样,下不去田里,走不进沟里,收购百合的质量哪有数呀。以后,她便一身轻便,一双胶鞋,不怕苦不怕晒地深入田地里,山沟里,随时把握质量这根线。第一次,她喜滋滋地把收上来的新鲜百合运去上海十六铺市场销售,因当时没有经验,没有考虑到百合的特殊性,找的运输货车是顶部铁皮的,天气炎热导致铁皮棚的车内温度升高,加上运输时间太长,致使货到上海已烧箱(煮熟了的意思)坏掉,辛苦筹集的资金全部亏损完,家人劝她,一个女人,这么累,欠了这么多钱,还是别干了,以后上班慢慢还债吧。她只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大哭了一场收拾心态重新出发,她坚持觉得这里面确实存在巨大的商机,失败只是缺乏经验而已。之后,她跑到当地信用社用住房抵押又贷了几万元,重新走上了经销之路。后来运输时,她全部改为蓬布顶的货车运输,避免了百合损坏的问题。因为她做生意讲究诚信,几年下来,她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有了存款,修起了小洋房,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积极求变,谋求发展机遇

 

她一直认为,只有正确的思维和意识才能有准确的行为。龙山百合在随后几年发展迅猛,百合经销商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由于整个市场缺乏有效调控,龙山经销商基本都到十六铺市场销售,因市场吞吐量有限,导致市场上百合堆积太多,出现了百合降价销售恶性竞争的局面,她也连续亏损达到了十多万。怎么办?是另谋出路还是等到行情好转?她觉得只有主动出击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促使百合销售效益好转,她想到了去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分流,于是一个人去上海的各个市场考察,找各个市场管理处去洽谈,尽管人生地不熟,吃了很多闭门羹,她毫不气馁,一次谈不拢谈两次,两次不行谈三次,她的这种坚韧和自信打动了上海真如市场(江桥市场)管理部的负责人,与她签订了市场专营门店长期合同。这是龙山百合销售网络的一个重大突破,也为其它的百合经销商打造销售网络提供了积极思路。当时,龙山百合经两个市场分流后,价格也趋向稳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得到了保护,陈玉梅本人也收获了财富。因其信誉好,其销售的鲜百合质量等级高,上海当地群众纷纷信得过她的产品,致使她的年销量达到近600吨,并获得了上海蔬菜集团公司颁发的营销大户奖第三名。

 

她认为,任何一项产业要保持长期的活力,必须求变,必须进行创新,百合销售也是如此。她在保鲜、运输和推介上齐下工夫,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的销售之路。

 

为了保持百合的新鲜度,她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新包装方式—网套包装防震防压,这一小小变革,迅速获得了消费者青睐,网套包装的百合更新鲜更完整,一入市场便极受欢迎,直至现在龙山各经销商一直都用网套包装销售。

 

为了缩短百合运输时间,她开创先河,将龙山百合从重庆空运到上海,近年来,更是与张家界机场洽谈,有机对接,开创了龙山百合从张家界到上海的专线航班。通过空运,龙山百合由以往的运输时长一天半缩短至八小时,百合品质得到保证。

 

为了提升百合销售额,她不满足于已有的市场,相继开拓出上海中山市场和江扬两大市场,为龙山百合打开了销路。

 

为了提升百合质量,她积极联系百合办,联系相关专家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并同科技局、百合办联合打造脱毒百合组培苗、原种繁育基地和洗洛乡高山生产种繁育基地。

 

勇敢担责,推动行业发展

 

为更好推动龙山百合产业发展,县政府加强了对百合产业的系列调控和管理。因为陈玉梅的名声,当相关部门2001年找到她请其担任县政府驻上海市场信息员,专门负责上海市场百合宏观调控和市场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尽管薪水微薄,还要占用大量时间,她还是未多考虑便应承下来。为此她走访了大量的市场、经销商、客户以及种植户,撰写了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就百合整体销售情况及时与百合办进行沟通,为整体调控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2002年,龙山县成立首届百合营销协会,陈玉梅被推选为会长,当选后,为了规范次序,她相继成立了石牌和洗洛两个分会,制定了管理章程。

 

2004年她又当选为第二届百合协会会长。2005年,龙山百合协会获“湖南省优秀协会称号”,被湘西自治州协会大会推介为重点学习榜样。2006年连续任第三届百合协会会长。2004年,在县政府和百合办支持下,她成立了龙山县玉兰百合实业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她积极谋求产业转型,打造“公司+农户”模式,推动“干熏百合”向“无硫百合”发展,打造衍生产品,促进龙山县百合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2008年开始个人专营销售,销售量达近1000吨,2010年在广东开设百合专专店,2015年,注册了“云裳姐妹”商标,正式开启与港澳客商合作模式,目前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客商也在合作商谈中。

 

谈到前景,她说,一路走来,很艰辛,但再难,她必将大踏步地走下去,因为前方更美好。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