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桂阳“十佳美德少年”罗舒琪作为湖南省15名代表,郴州市唯一一位代表参加了中国少先队员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5日凯旋而归。她是桂阳少先队员的优秀代表,更是桂阳女学生的杰出代表。
罗舒琪,女,2001年9月生,樟市中心校157班学生。因父亲过世,母亲改嫁,成为了一名孤儿。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的她自立自强,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和异于同龄孩童的懂事。在家里,小小年纪她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和地里的农事,受到乡亲邻里的赞赏;在学校,她勤奋好学、乐于助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连年获得“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深得老师同学的好评。
“在北京,我与习爷爷握手啦!”6月5日,中国少年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郴州代表罗舒琪回到桂阳县樟市镇罗家村,她把这个好消息急不可待地告诉乡亲们。
家里的“小大人”
罗舒琪是桂阳县樟市镇中学八年级200班学生,三个月大时父亲因矿难去世,母亲重组家庭弃她而去。罗舒琪从小与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舒琪是我们家里的‘小大人’,6岁时就下田割稻、插秧,挑水、烧饭都做得有模有样。”罗舒琪的奶奶几年前患肝腹水、肺气肿等疾病不能干活,大部分家务都落在罗舒琪身上。 “为攒学费,每年暑假她就去给别人扎烟叶,每扎一棍烟叶5毛钱。虽然年纪小,但是手脚利索,一天能扎百把棍。”在邻居李志英眼里,罗舒琪一直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去井里挑水,人小桶大,300来米的距离,罗舒琪要歇几口气。每次放学回家,她不但要洗一大堆衣服,还得把大水缸挑满。她想“尽量帮爷爷多干活,不让家中的主梁骨倒下”。 一次,罗舒琪的爷爷到高速公路上帮工搬石头砸伤了脚, 1个多月不能下地干活。舒琪的大伯、二伯长年在外打工,那些天她既要忙4亩农田的活,还得照看大伯、二伯的孩子。 坚强的罗舒琪把苦难写进日记。“家里的活我不做,就没人做了,必须靠我。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不幸,但我要感谢命运,让我在逆境中学会了生活,做个像向日葵一样的人!”
班级的“小管家”
“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的奖状贴满着罗舒琪家的墙壁。樟市镇中学初二200班班主任赵微老师说:“罗舒琪不但热爱学习,而且为人热心,她就像班级的‘大管家’。有同学生病了,她二话不说带同学去看病。有嘴馋的同学把车费用了,她慷慨地把舍不得花的压岁钱拿给同学。” 读小学六年级时,罗舒琪身兼数职,既是班长,又是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每天食堂开餐时,她得怀揣一大摞碗去分饭菜。上体育课时,黑黑瘦瘦的罗舒琪在队伍中来回奔跑喊口令,一丝不苟,把队伍带得整整齐齐。 200班的王菲同学仍然清晰地记得,去年下半年的一天,天气突然变冷,她头疼、发烧,难受极了。老师要上课走不开,王菲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年迈的外公外婆,这可怎么办?“老师,交给我吧,我以前都是自己去镇卫生院看病。”罗舒琪带着王菲来到镇卫生院,找医生、拿药……把王菲照顾得妥妥贴贴。 每到下半年寒冬季节,罗舒琪总在假日返校时备好厚实的衣服鞋子,懂事的她可不想在变天时,让爷爷、奶奶跑来送。要是别的同学弄湿了衣服或鞋子,她及时地让同学们穿上自己的衣服、鞋子。面对同学们的感谢,她总是抿嘴一笑。
全国少儿代表
桂阳县妇联和团县委,一直关注着罗舒琪的成长,经常看望、鼓励她,并给她带去少儿励志书。2013年,罗舒琪被评选为县“十佳美德少年”,今年被推选为郴州市唯一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5月30日,罗舒琪和湖南其他代表共15人一起到北京参加全国少代会。
“习爷爷,我能与您握个手吗?”6月1日上午,第一次站在人民大会堂近距离的看到习总书记,罗舒琪显得有些胆怯。当她看到前排的湖南代表谭泽宇说出“习爷爷,你能抱一下我”的愿望实现后,站在第二排的罗舒琪也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习总书记亲切地握着罗舒琪的手。“感觉他的手很软,像棉花一样。那一刻,非常温暖、幸福,觉得自己是这世间最幸福的小女孩,心中有股劲截然而生。”罗舒琪幸福地说。
“少年儿童应从小学会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会在劳动中创造。”罗舒琪说,会牢记习爷爷的教诲,在劳动中创造,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责任、有中国梦的好孩子。 在北京的几天里,罗舒琪住在京西宾馆,认识了很多代表朋友。生平第一次坐高铁、地铁,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罗舒琪高兴得不得了。6月1日凌晨3时,罗舒琪和其他代表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壮观的升旗仪式。
回家后的罗舒琪把少年先锋队队徽及与习总书记、全体代表的合影拿给爷爷、奶奶看,然后小心翼翼地藏好,沉寂在“与习爷爷握手”的幸福中!